凡是好的關系,都自帶邊界感
知道寒冬里的刺猬是怎樣相互取暖的嗎? 彼此之間,靠得太近會刺傷對方,離得太遠又無法取暖。 直到調整到合適的距離,才能夠相互取暖而又不至于刺傷對方。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又何嘗不是如此。 關系再好,也要留給彼此適當的空間,互不干擾,方能各自安好。關系再好,也不能無話不說 聽過一句話:“如果你把秘密告訴風,就別怪風把秘密吹遍整個森林。” 這個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東西,大概就是嘴巴。 博主寧珊發文吐槽,說自己命犯小人。 寧珊在一家私立醫院工作,她和小范關系要好,私下里兩人無話不談。 醫院里的各種消息以及八卦,常常成為兩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幾個月前,醫院提供了一個進修學習名額,學習優秀者將來很可能得到晉升。 寧珊幸運地爭取到了這個機會,她邀小范聚餐慶祝一下,可是小范推辭了。 寧珊去外地進修后,小范也沒主動聯系過她。 回來以后,寧珊感覺到一些不對勁。小范對自己不冷不熱,醫院里好幾個同事也用異樣的目光看她。 寧珊經過打聽,終于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小范對她爭取到進修名額一事心有不甘,繼而不滿,因此把兩人私下里的一些聊天內容透露給了其他同事。 她跑去質問小范,小范卻毫不客氣地回懟:“憑什么?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 曾經的閨密變成了冤家,還讓自己得罪了其他同事。 寧珊心里極其委屈,所以在微博里發牢騷。 身正不怕影子歪,自己無愧于心,又何懼小人作祟呢? 不要責怪別人泄露了你的秘密,要怪就怪自己管不住嘴,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也說。 不要以為彼此關系密切,就可以無所不談。人心不可測,成年人的交情,并非牢不可破。 傷害你最深的,往往都是你身邊曾經最信賴的人。 曾國藩講:“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與人相處,不能隨心所欲,說話留白,也是給自己留有余地。 那些茶余飯后的談資,那些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會變成是非恩怨,既傷人又傷己。 話到嘴邊留三分,凡事需有度。關系再好,說話也要有所保留,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的一種修養交情再深,也不能失了分寸 作家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標志之一。” 或許你曾經以為,好友相處就應該親密無間,但事實是,一段關系可能恰恰毀于缺乏邊界感。 倪萍和宋丹丹曾經是圈內眾所周知的好友。 然而因為一件小事,兩人居然有20年的時間都沒有聯系。20年后,因為一檔綜藝節目,兩人見面終于說清了當年分道揚鑣的原因,上演了世紀大和解。 一次,宋丹丹應邀參加朋友的聚會,到了飯店一眼就看到了倪萍,她當時開心地和周圍人說:“我和倪萍是特別好的朋友!” 但哪知,倪萍卻冷冷地來了一句:“我認識你嗎?” 這極其意外的一句話,以及這說話的語氣,讓宋丹丹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正是這一句話,宋丹丹和倪萍多年姐妹情,恩斷義絕。 倪萍沒有想到,自己隨意的一句玩笑話,讓兩人的關系降至冰點。 三毛說:“朋友之間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生隔離。” 關系再好,也不能肆無忌憚、沒有分寸,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別人難堪。 電視劇《人世間》里的蔡曉光,就是一個非常有分寸感的人。 盡管暗戀同學周蓉多年,但他明白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所以從未有過逾矩之念。 周蓉和丈夫馮化成探親回家,偶遇蔡曉光,蔡曉光落落大方地打招呼,瞬間化解了彼此的尷尬。 周蓉遇到煩心事,找過蔡曉光好幾回,蔡曉光都是就事論事,像老朋友一樣盡心盡力。 他可以和馮化成喝酒談心,他也告誡好強的周蓉,好的婚姻,女人需要示弱,要顧及馮化成的感受。 蔡曉光對周蓉的感情,深厚而又內斂,發乎情而止于禮,彰顯出這個男人根植于心的修養。 一個有分寸感的人,說話做事穩妥得體,避免讓對方為難,這樣相處才能讓彼此感覺舒適。 分寸感,是維持一段關系的前提。 朋友之間最好的關系,應該是可以一起玩耍嬉鬧,但也彼此保留各自的空間。 再親密的朋友、再鐵的關系,也要保持一段溫柔的距離。這個距離,是禮貌、是尊重,是一段感情里最體面的成分。 真正的朋友,不會毫無原則地干涉朋友,更不會隨意觸碰對方的底線。 懂得拿捏彼此之間的分寸,才是對友情的愛護和珍惜。凡是好的關系,都自帶邊界感 周國平在《人與永恒》中說: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凡事都喜歡找朋友幫忙,認為是朋友就得多擔待自己。 殊不知,一而再,再而三地尋求幫助,浪費了別人的時間不說,甚至還可能給別人添堵。 看過一個視頻: 醫生周冉就職于省級醫院內科中心,朋友大林常常介紹熟人來找他看病,周冉總是盡心盡力。 因為醫院患者很多,周冉實在太忙,上了手術臺有可能半天都見不著人影。 一次,大林的親戚等不到周冉,大林索性讓親戚下班后登門去找。 偏巧周冉臨時又加了一臺手術,親戚撲了個空,白白錯過一天。 第二天再去醫院,因為延誤了治療,病情有所耽擱,親戚懊悔不已,對周冉也心生不滿。 親戚向大林訴苦,大林轉而埋怨周冉。周冉回想這幾年自己沒少出過力,一生氣就拉黑了大林。 很多交情,往往毀于不知深淺。 有句話說得好: “再好的感情,也會死于理所當然。” 太不拿自己當外人,太喜歡拿交情說事,對任何關系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自己能夠辦妥的事情,非不得已,盡量不要去麻煩朋友。 幫你是情分,不幫也無可厚非,畢竟別人也有為難的地方。 黃永玉在畫界被人稱為“鬼才”,他的畫栩栩如生,深得大眾的喜愛。 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會在賣畫之前定好價格,定好之后也不會再改變。 有一次,一個富商向他買畫,富商覺得畫的價錢有點高,便詢問黃永玉可不可以降低一點價格。 黃永玉堅守自己的賣畫原則,果斷拒絕了。 后來,富商打聽到金庸是黃永玉的好朋友,正好自己和金庸的關系很好,就請求金庸去和黃永玉商量商量,把畫賣得便宜一點。 金庸當時就回絕了富商的請求。 金庸說:“我要出面說情,那是讓他為難。他給面子,壞了自己的規矩;不給面子,難堪的是我,我又何必呢?” 聰明的人,懂得換位思考,不讓朋友為難,也不使自己難堪。 關系再好,也不要干涉彼此的生活,更不要跨越彼此的界限。弘一法師晚年留下偈語:“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清淡不是冷漠,不是疏離,而是懂得適可而止。 再好的關系,一旦靠得太近,失了分寸,就很容易產生嫌隙。 說話留余地,相處有分寸,這是一種識趣,更是一種智慧。 凡是好的關系,一定自帶邊界感,因為清淡,所以持久。 朋友是我們一生的臂膀,好的分寸感,才會讓友誼留存得更久。(作者:辰瑾 來源:讀者(ID:duzhe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