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上幼兒園,是大人舍不得還是孩子舍不得?
做好溝通工作(1)與教師溝通。搭建家園溝通的連心橋,離不開家園之間的溝通。第一,以誠相處,以禮相待。年輕母親對待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做到多理解,少抱怨;多支持,少質疑;多冷靜,少沖動;多尊重,少輕視。第二,自覺主動,積極配合。年輕母親在幼兒入園前要與教師主動溝通,根據該園的日常作息安排進行對幼兒的作息適度的調整;入園后,主動向老師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表現,若發現幼兒有入園分離焦慮,要積極配合教師工作,與教師共同尋求解決辦法。(2)與幼兒溝通。與幼兒科學溝通,是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一劑良藥。第一,溝通要用“心”虞永平教授說:蹲下身來平等的和幼兒交流,也是要蹲下心的。用心交流就是保證對幼兒說的每句話都是真實的,否則會加劇幼兒的焦慮。第二,溝通要勤,與幼兒勤于談話溝通,才能很好地把握幼兒的心理發展現狀,面對突發狀況,才能應對自如。第三,溝通要善用肢體語言。給予幼兒一定的愛撫、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句溫柔的話語會使幼兒處于一種自然放松的狀態。第四,溝通語氣要平和,語速要慢。母親只有自己穩定情緒才能去穩定幼兒的情緒,年輕母親在越緊急的情況下越不能心急,越要心平氣和地跟幼兒溝通。認真做好各項入園前的準備(1)做好基本生活技能、習慣、禮儀上的準備。幼兒自理能力越強,幼兒入園分離焦慮持續時間越短。因此,要抽出時間教幼兒學做一些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簡單小事: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嚴格要求幼兒按時起床、按時睡覺、飯前便后洗手、講究個人衛生,養成幼兒良好的作息和衛生習慣;加強對幼兒禮儀教育:做到吃飯不說話,不隨處走動、文明禮貌,不說臟話。(2)做好認知和情感的準備。除了做好基本生活技能、習慣、禮儀上的準備以外,年輕母親也要給予幼兒認知和情感上的支持和準備。講解有關幼兒園活動、幼兒同伴交往之類的繪本故事和歌謠;參觀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都會促使幼兒對幼兒園形成初步的認知,產生積極正面的情感。利用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游戲作為具有“發展適宜性的”活動,對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催化劑。年輕母親需要做兩點:(1)陪伴。幼兒參與游戲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涉及到如何與同伴配合完成游戲,如何遵守游戲規則等問題。在幼兒參與游戲的前期階段,陌生的交往人群和集體活動,會讓幼兒害怕和緊張。有了母親的陪伴,幼兒心情更放松,那么參與熱情就高漲,參與度就更高。(2)放手。幼兒參與游戲要經歷由被動變主動的過程。主動參與游戲,具備初步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兒入園前的必修功課。因此,在幼兒懂得如何參與游戲后,年輕母親就要主動放手,創造幼兒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機會,比如:牽牽手,互相抱抱。鼓勵幼兒自覺參與到同伴間的游戲和集體游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