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共享,繪就長三角民生“幸福圈”
聚焦民生期盼,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緊密攜手、協同發力,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對接公共服務,讓生活“同城化”“品質化”,一個個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將長三角民生幸福圈越做越大。一張網,跨省出行如串門4月26日,池黃高鐵正式建成通車,黃山西站至池州站實現30分鐘通達。這條串聯皖南“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的黃金旅游線通車,也標志著大黃山地區的高鐵互聯互通進入新階段。據悉,池黃高鐵是武杭高鐵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池州站連接寧安高鐵,在黟縣東站連接昌景黃高鐵,形成了又一條中部地區至長三角腹地的快速客運通道。作為長三角的“上進生”,安徽近年來通過加強與滬蘇浙溝通對接、深化合作,一體聯通的綜合交通網絡初步成型、一體銜接的運輸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一體融合的業態模式深入探索、一體協同的體制機制持續完善。長三角鐵路版圖織線成網、互聯互通、持續擴容。截至2023年底,長三角高速鐵路里程超7100公里,陸域所有地級市都有動車通達。一體化交通網絡初步形成,滬寧沿江高鐵、昌景黃高鐵開通運營,引江濟淮航運工程、京杭運河浙江段全線試通航。山水相依、人文相親、經濟相融的長三角三省一市,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居民的就業和生活有了更多選擇,“雙城”生活逐漸成為長三角地區一道風景線。我省還推動長三角智慧文旅一體化服務平臺建設,聯合推出20條“長三角革命文物主題游徑”線路,舉辦了一批高質量文旅宣傳推介活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扇門,關鍵小事跨域辦2019年5月,長三角“一網通辦”正式上線,滬蘇浙皖開啟緊密合作。長三角跨省服務打破行政區劃壁壘,率先落地一批區域創新應用,為國家推進“跨省通辦”探索經驗、輸出樣本。前不久,合肥市廬陽區的李先生想在浙江嘉興開辦外貿公司。廬陽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與嘉興市政務服務中心取得聯系,通過長三角“一網通辦”平臺進行了網上申報。申報成功后,嘉興市政務服務中心直接將營業執照郵寄給了李先生。安徽扎實推進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通過統一業務規則和標準、設置線上專區和線下專窗、強化平臺支撐,構建以場景應用驅動的跨省通辦服務體系。去年,安徽和上海聯合牽頭推出的長三角政務服務跨省通辦遠程虛擬窗口,備受企業和群眾好評。“大大節省了我們來中國投資的時間,也增加了我們對投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信心。”今年3月的一天,來自日本的高野先生通過所在企業的職工向有關部門轉達了這一謝意。當天,上海松江區和安徽宣城市兩地政務服務部門通過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遠程虛擬窗口服務模式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聯動機制,完成了高野先生參與出資的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登記業務。進一扇門,辦四地事;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如今,長三角“一網通辦”已實現駕駛證、行駛證等40類高頻電子證照共享互認,實現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等173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這些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的便捷辦理,讓長三角人在異地工作、學習、生活更便利了。一張卡,優質資源全域享“軌道上的長三角”拉近了“長三角人”的地理距離,“長三角居民服務一卡通”則拉近了異地同城的心理距離。馬鞍山的胡先生退休后常居上海。因為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以前他要從居住的浦東,轉3趟地鐵,到位于浦西的馬鞍山醫保服務站報銷“慢特病”門診的費用。“門診慢特病”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開通后,胡先生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奔波了。“我現在只要帶著馬鞍山的社保卡,到就近的上海定點醫院,就可以完成掛號、就診、拿藥等,還可以直接刷卡結算,真是太方便了。”2018年9月28日起,長三角地區開始試點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如今,這項便民舉措已覆蓋41個城市超2萬家醫療機構。居民憑著一張“社保卡”,便能在長三角享受便捷優質的就醫服務。安徽省還建立對標學習滬蘇浙工作機制,在高品質醫療資源引進、醫療機構結對共建、公共衛生協同防控等方面加強與滬蘇浙合作,推動醫療衛生積極融入長三角。截至2023年底,已先后獲批9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數量居全國第二位。一卡多用,一卡通用。2022年9月,長三角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同步審議通過《推進長三角區域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規定》,長三角區域內率先實現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以及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金融服務等領域一卡多用、跨省通用。如今,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實現52個居民服務事項“一卡通”,超過2700個文旅場所實現“一卡通”。“一卡”暢游長三角,“同城待遇”可感可及。安徽將持續對接滬蘇浙,以需求為導向,將群眾關注度高、使用頻率高的服務事項納入長三角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應用清單,加快應用場景建設,促進長三角居民服務一體化便利共享,共同構建幸福和諧長三角。(記者 李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