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問責倒逼 破除"只微笑不辦事"
“推繞拖”不良作風未“斷根”“打太極,部門間推來推去。 ”“笑臉相迎,可事就是拖著不辦。 ”……近來,記者在基層采訪時,有群眾反映,少數部門從過去的“管卡壓”變成了現在的“推繞拖”,“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還是難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各地各單位下大力氣推動工作作風改進,整治“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問題,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少數部門和黨員干部認識不深刻、舉措不務實、整改不到位,致使作風建設與服務群眾工作脫節,“雨過地皮濕”,甚至滋生了“只微笑不辦事”這種“新衙門作風”。“‘只微笑不辦事’讓人有苦說不出,危害更深,影響更壞。 ”一些基層干部群眾談到“事難辦”時,都覺得這是一種新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降低了人們對作風建設的獲得感,希望有關部門狠抓嚴治。“四風”是隔開黨和群眾無形的墻。省紀委相關干部指出,“只微笑不辦事”是“四風”在服務群眾工作中的新表現、在作風建設高壓態勢下的新變異,侵害了群眾利益,損害了黨群、干群關系,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治理。“只微笑不辦事”說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少數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亦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作風建設的任重道遠。 “作風建設再出發”,各地各單位必須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認真查找“四風”突出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新表現,采取過硬措施,堅決加以整改,務求取得實效。“督查辦”群眾訴求有回應今年以來,黃山市屯溪區紀委監委重點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其中就包括在行政服務、行政審批中“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客客氣氣推諉、按部就班拖延”問題。“‘只微笑不辦事’比過去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難治理。 ”皖南某縣紀委黨風室負責人坦承,這種“四風”問題更加隱蔽、更難甄別,也更難定性。 “無論具體表現如何,本質上都是作風不過硬。 ”他深有體會地說,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加強作風建設督查、問責,針對性開展專項治理,推動作風建設往深里抓、往實處做,落細落小落實。省委黨校專家告訴記者,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一十六條,在“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有關規定能解決而不及時解決,造成不良影響的”中,充實了“庸懶無為、效率低下”的違紀情形;增加“其他不作為、亂作為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兜底條款,為推進治理“事難辦”提供了“尚方寶劍”。群眾滿不滿意,是檢驗作風建設的唯一標準。 “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紀檢監察機關要嚴格監督執紀問責,督促有關部門和黨員干部以良好作風積極回應群眾訴求,變“事難辦”為“事好辦”。“常細長”服務群眾“不打烊”破除“只微笑不辦事”,必須加強作風建設,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推動黨員干部敢擔當善作為。“要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不斷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推動黨員干部進一步樹牢宗旨意識、強化服務群眾意識,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 ”省委黨校教授張彪說。懷寧縣出臺規定,針對群眾要求急的許可項目,在申請許可的要件材料齊全情況下,對有些材料缺少的可先辦理,等群眾再拿行政許可手續時補齊。 “容缺辦理”讓群眾少跑路,還提高了行政效率,受到群眾的肯定。針對群眾辦事遇到的“梗阻”進行改革,彰顯了為民務實、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工作作風。“以作風建設成效推動改革。”懷寧縣相關負責人認為,只有馳而不息推進作風建設,使黨員干部“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辦”,才能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效解決群眾“辦事難”。“要堅持抓常、抓細、抓長,將對‘辦事難’的治理‘制度化’。 ”省紀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把作風建設貫穿于服務群眾工作中,什么事難辦就“辦”什么事,堅決遏制不良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