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技術……每一個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都迫切需要資金保障。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動力何來?
安徽在全國首創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按照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市場邏輯,創新以金融服務優先權為基礎的跨周期風險收益動態平衡解決方案,從機制上提升金融機構服務科技企業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續性。
最近,安徽推出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2.0版本,更大范圍繼續探索開展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
近百家金融機構加入
“有了資金保障,我們更有底氣加大研發投入,搶抓市場機遇。”安徽省阿爾法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成立初期,營收較少,又缺少抵押資產,融資比較難。當時,徽商銀行引入擔保公司,為我們發放一筆300萬元的貸款。”
創新產品、開拓市場、采購原材料……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對資金的需求量不斷增長。
早介入,長陪伴。今年4月,徽商銀行與阿爾法汽車簽訂了3年期6000萬元“共同成長計劃”意向授信合作。“在戰略合作協議中,我行承諾未來給予企業多元化金融供給,并可根據企業實際需要申請隨用額度;企業則承諾給予我行未來結算服務、貸款服務優先權。”徽商銀行科創金融部總經理助理黃夕崗介紹。
所謂“共同成長計劃”,是指在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下,由銀企雙方自愿平等協商簽署“貸款合同+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簽約企業可在更長期限、更高額度、更低成本內獲得穩定融資支持以及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簽約銀行享有結算服務、債券承銷、股權投資等優先權,通過銀企聯動合作,讓雙方共同分享企業未來成長收益,打消銀行不愿貸的顧慮。
去年6月底,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牽頭創新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
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金融研究處處長季軍表示,推出“共同成長計劃”,正是為了解決科創信貸風險收益不匹配的主要矛盾,滿足科創企業在初創期和成長期的融資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近百家金融機構加入“計劃”,簽約企業突破1萬戶,貸款余額達到1493億元。
季軍認為,相較于傳統信貸模式,“共同成長計劃”實踐效果呈現“五個增加”特點:
——貸款期限增加,戶均協議期限達2.8年,切實滿足初創期企業中長期融資需求。
——貸款額度增加,戶均授信金額突破2800萬元,部分企業授信額度放大約3倍。
——利率彈性增加,采用“遠期共贏”利率定價,前期參照LPR的最優貸款利率,后期根據企業經營情況執行遠期利率,減輕企業早期融資負擔。
——企業價值增加,金融機構與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相關部門加強信息雙向推送,為企業品牌價值賦能。
——共享合作增加,搭建信貸、股權、保險、擔保支持企業發展的合作平臺,有效提升科技企業的獲得感、滿意度。
不限于銀企兩方
工商銀行合肥科技支行負責人介紹,該行與合肥孿生宇宙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5年期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約定未來企業成長后向銀行讓渡“認股權”“資金優先存放權”等權利,銀行為其提供純信用貸款,以“相伴成長”的理念持續加大對企業的金融支持。
“截至今年6月末,我行‘共同成長計劃’累計簽約企業戶數2229戶,投放金額337.1億元。”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公司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張朋能介紹,該行不斷深化與科技企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合作,將通過“債權+股權”“當期+未來”組合,形成共伴成長的銀企共贏局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共同成長”并不限于銀企兩方,而是強調銀企、部門、政策、業態“四個聯動”的“大成長”理念。
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配套設立“皖美伴飛”共同成長計劃專項再貸款和再貼現專項額度合計80億元,定向提供低成本央行資金支持。
“我們加強金融政策與財政、產業政策聯動的同時,堅持部門聯動,宣介科技金融新理念賦能發展。”季軍介紹,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成立科技、工信、金融等跨部門工作專班,建立“共同成長計劃培育主體庫”,目前已發布三批推薦企業名單,涵蓋6000多家科技企業,引導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通過月度監測、推薦名單、銀企對接、宣傳培訓、制定標準等方式宣傳普及科技金融新理念。
科技創新不確定性大、風險高、回報周期長,更需要“耐心資本”支持。
“在發揮銀行信貸主力作用的同時,引導股權、擔保、保險等多業態加入‘共同成長計劃’,推動構建‘股貸債保擔’聯動的科技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季軍表示,鼓勵銀行機構和股權機構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推進銀行、股權機構和企業開展多元化戰略合作,營造科技與金融融合共生的發展生態。
“共同成長計劃”也在“成長”
近日,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聯合省委金融辦、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推動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提質擴面的通知》,通過實施“共同成長計劃+”專項行動,著重在股權投資優先權可交易可變現、多業態共享合作、支持科技人才、加強履約保障等方面推深做實。
“為了更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以推進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為契機,推進‘共同成長計劃’主動對接‘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支持銀行機構針對企業購買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先進技術、專利等,創新開發‘成果轉化貸’等信貸產品,推動金融資源投向科技成果賦權和轉化項目。”季軍介紹。
《通知》提出,因地制宜通過多種方式深化投貸聯動業務,推動“共同成長計劃”中的股權投資優先權等遠期權益可變現;引導銀行機構多簽署包含股權投資優先權、認股選擇權等戰略合作協議,鼓勵銀行與股權投資機構、科創企業三方達成認股選擇權合作意向,委托股權投資機構通過行權、轉讓或企業股東回購認股選擇權等方式退出。
同時,升級“共同成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細化、分類設置認股選擇權選項,針對重點科創企業,進一步明確認股份額、行權時間、行權價格、行權期限、回購價格等;積極支持區域性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申請開展認股權業務試點,推動“共同成長計劃”項下的認股權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登記交易。
在促進金融與人才良性循環方面,針對承諾在合作期限內保持穩定的核心技術和管理團隊,創新“選擇權貸款”“銀投聯貸”等產品,探索通過未來收益權、員工持股、股權回購等方式,分享企業成長期的股權增值收益,促進科技人才分享共同成長收益,實現科技人才及其領軍創辦的科創企業公私業務聯動。
“我們將不斷深化區域金融改革,以實施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為抓手,高水平建設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在更大范圍繼續探索開展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加快構建‘科技—產業—金融—人才’良性循環的科技金融生態。”季軍說。(記者 何 珂 實習生 吳 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