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引進優質醫療資源、與長三角城市實現138個政務事項全域通辦……合肥全面融入長三角,在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完善產業體系的同時,也讓老百姓惠享更多“同城福利”。
家門口就能享受國家級醫療服務
五一假期剛過,合肥的氣溫忽升忽降,胡曉明的兒子突發高燒,并不時驚厥,他立即帶著兒子前往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就診。當天就診的專家為孩子做了詳細的檢查,并開了口服藥,耐心叮囑注意事項,這讓胡曉明心安不少。
“小孩身體本來就弱,真怕因為診治不當影響身體健康。現在國家級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就在我家門口,我們帶孩子看病更加方便又放心。”胡曉明說。從去年12月底開始,不少和胡曉明一樣的家長在合肥就享受到了這份國家級優質醫療服務。在這背后,是合肥全面融入長三角帶來的民生福祉。
合肥市發改委長三角合作推進辦公室主任牛倚林介紹,近年來,合肥積極導入長三角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僅在醫療方面,就與上海共建兒童、創傷、中醫等3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合肥的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掛上長三角地區的‘專家號’,享受到國家級優質醫療服務,減少跨省跨區域就醫。”
去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安徽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安徽醫院相繼開診試運行。今年2月,安徽省國家中醫區域醫療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專家全面開診,專家團隊也已陸續進駐。
居民在更多領域共享“同城待遇”
不僅在醫療方面惠普民生,為促進公共服務便利共享,合肥還在就業、教育、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推進百姓便利共享長三角地區的“同城待遇”。
牛倚林介紹,去年,合肥拉高標桿,等高對接長三角,持續加大民生投入,財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84%以上,低保、救助等保障標準達到長三角中上游水平。
為推進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肥第三代社會保障卡統一加載“交通一卡通”應用,可在全國320多個城市乘坐公交、地鐵。目前,社會保障、交通出行、文化體驗、旅游觀光、金融應用等領域居民服務“一卡通”41項應用已在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同步實現。
此外,合肥積極打造長三角職業教育一體化創新平臺,養老服務質量監測滿意度全國第1,多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對標對表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合肥推動高頻證照跨區互認,與長三角城市實現了138個政務事項全域通辦,與合肥都市圈城市實現280多個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長三角公積金跨省提取也正式上線。今年,合肥將與長三角城市開展遠程異地評標項目190個。
穿梭三省一市更加便捷
如今,從合肥出發前往長三角區域的任一地市,都是暢通無阻。合肥一直推進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參與建設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陸港群。新橋機場躋身區域空港樞紐,合肥陸港成為長三角唯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牛倚林表示,合肥高鐵里程和密度現居長三角主要城市首位(里程524公里、密度458公里/萬平方公里),與長三角主要城市、中部省會城市和合肥都市圈城市實現1至2小時通勤。
今年鐵路五一小長假運輸啟動(4月27日啟動)以來,長三角鐵路也迎來了出行大客流。截至5月2日已累計發送旅客近2000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333萬人次,客流持續處于高位運行。
五一小長假期間,長三角地區的居民借助通達便捷的交通樞紐,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地的旅客打卡彼此家鄉的景點,促進了多地的文旅消費活力。
牛倚林告訴記者,今年,合肥將以都市圈為引領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從民生到產業,都將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合肥將加快都市圈環線、新橋機場S1等通道建設,推進合六市域(郊)、合新六城際、合淮城際等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她表示,合肥將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外環網絡建設,構建對標江浙滬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