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阜陽市民在淮河路萬家福超市設立的“惠民菜籃子”專區內選購新鮮蔬菜。“五一”假期,阜陽市啟動 “惠民菜籃子”,涉及城區48家門店,惠民銷售的農副產品品種不少于20個,其中蔬菜品種不少于15個。
4月28日,合肥市瑤海區今年首場暖民心行動“新徽菜·名徽廚”中式面點師培訓班舉辦,80余名企業學員參加培訓。
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安徽省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大力夯實民生基礎,不斷增進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聚焦百姓福祉 辦好民生實事
4月19日下午4點,長江南岸,蕪湖市十里江灣公園,健步走愛好者董梅和隊友們開始了每天的“例行”集體鍛煉。
不過,與往日不同。當天,董梅驚喜地發現,腳下的步道換成了塑膠的,輕盈平緩的感覺從腳底傳到心里。“這可比之前的硬化路面舒服多了,尤其是對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說,在這樣的步道上行走,不傷膝蓋。”董梅說。
像這樣的健身步道,今年蕪湖市增加了不少。據蕪湖市體育局群眾體育科副科長許昊介紹,一年來,蕪湖市大力推進快樂健身行動,維修和新建健身點位483個,新建成健身步道43公里。“我們還面向群眾開展了210余場次體育健身技能培訓,讓市民健身更方便、更快樂。”
群眾的民生獲得感,快樂健身只是其中之一。去年5月,安徽省在實施20項民生實事的基礎上,聚焦解決供需矛盾突出、群眾反映強烈、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集中拿出150億元實施10項暖民心行動,包括就業促進行動、老年助餐行動、安心托幼行動、快樂健身行動等。
如今,10項暖民心行動在全省陸續落地見效,廣大人民群眾在一件件民生實事中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民生紅利。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在就業促進行動方面,安徽省著力緩解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強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去年累計開發青年見習崗位7.9萬個、短期見習崗位3.3萬個、公益性崗位7.8萬個、臨時性專項崗位3.3萬個。
養老育幼關系千家萬戶。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安徽省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點)3321個、農村老年食堂(助餐點)3026個,讓廣大老年人吃上了暖心飯;全省新增0至3歲普惠托育機構托位數7.65萬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6.38萬個,許多家庭不再為無人帶娃而發愁。
開展種植牙集采試點,緩解群眾看牙難看牙貴問題;新增城市停車泊位40萬個,讓市民出行停車更方便;完成整治改造城區菜市184個、鄉鎮菜市426個,基本解決菜市“臭烘烘、濕漉漉、黑乎乎、亂糟糟”等突出問題……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暖民心行動,正是安徽從細微處著眼、在關鍵處發力的維護民利、保障民生的務實之舉。
堅持久久為功 夯實民生基礎
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省工作中的分量有多重,可以從一組數據中一窺端倪。
今年一季度,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超過80%,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支出分別增長22.4%、17.8%;去年,財政資金投入920.7億元,用于實施20項民生實事和10項暖民心行動。而從更為久遠的時間維度來看,2012年至2021年這十年間,全省各級財政累計安排民生領域支出4.9萬億元,平均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9%,年均增長9.4%。
厚重的民生賬單,兌現的正是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的莊嚴承諾。這其中,既有動態實施的民生實事,也有多年來持續推進的重大民生工程。
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嘩嘩流出。“以前俺們這邊喝壓水井里的水,水質差。現在有福了,喝上了自來水。”懷遠縣包集鎮余廟村村民王宇高興地說。
一碗水的變化,來自于一項大工程的實施。2021年,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皖北地區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并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省級重點民生項目部署推進。工程分兩階段實施,計劃于2025年底前完成,屆時皖北28個縣(市、區)3000萬群眾將喝上干凈的地表水。
“通過新建水廠、管網連通等措施,全縣配水工程和引調水工程同步建設,確保實現供水入戶。”懷遠縣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中心主任賈媛媛介紹,去年,該縣34.57萬人喝上了干凈的引調水。
教育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安徽省多年來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全面改薄”等工程,截至2021年底,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5.5%,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4個百分點。建成鄉村中小學智慧學校5728所、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智慧學校2432所,覆蓋率達97.99%。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安徽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圍繞補齊衛生資源短板,著力加強國家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深化縣域醫共體改革,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錨定這一目標,安徽一件接著一件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幸福安徽建設交出了令人民滿意的新答卷。
強化作風建設 厚植為民情懷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做好民生工作,首先要有為民情懷。
為民服務做得好不好,考驗的是黨員干部宗旨意識強不強、干事創業的作風硬不硬。近年來,安徽持之以恒改進工作作風,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為民情懷,努力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黨員干部的“履職清單”,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黨史學習教育中,安徽省實施“進萬戶、訪千企、走百縣、解十難”行動,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省市縣鄉村五級黨組織書記、全省1000余名廳級干部、1萬多名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進村入戶、進園入企,察民情、聽民聲,深入排查解決基層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職省級領導干部每人深入到2個縣區開展走訪調研,實地聽民聲、解民憂、紓民困,并帶頭領辦重點民生項目,著力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省委出臺了《省級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制度》《關于進一步加強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工作的通知》,實行“誰接訪閱批、誰包案落實”,對群眾信訪事項緊盯不放、一抓到底。去年,省委又出臺了《安徽省貫徹〈信訪工作條例〉具體舉措》,建立健全“五級書記抓信訪”機制,明確各級書記是信訪工作第一責任人。2022年,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共接訪群眾46648批、解決問題43248件,推動信訪事項一次性化解率達93.7%。
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尊重群眾意愿,最大限度地贏得群眾的參與和支持,讓群眾滿意。
今年,銅陵市民生辦按季度組織開展民生工作社情民意專項調查活動,充分征求民意,為明年民生工作謀劃提供有益參考。“利用App小程序制作社情民意調查問卷,一季度已收集有效問卷近2萬份,后續還將繼續開展問卷調查活動。”銅陵市民生工程辦公室主任潘韜介紹。
安徽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砥礪初心使命、增強宗旨意識,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為民服務實效,努力打造更多貼心暖心的民生成果,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范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