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和長久之策。
平疇沃野,稻香魚肥,瓜果飄香……在合肥廣袤鄉村,一個個產業興旺的場景,彰顯著特色農業發展的強勁動能。近年來,合肥市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構建具有合肥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大棚蔬菜喜迎豐收
雨生百谷萬物新,人間四月好風光。
走進長豐縣朱巷鎮羊荒村蔬菜產業園溫室大棚,一串串金黃色的小番茄掛滿枝頭,令人垂涎欲滴。
去年底,羊荒村蔬菜產業園種植了一批溫室大棚小番茄,今年3月初開始大量上市。羊荒村黨總支書記胡小杰說,小番茄銷售勢頭非常好,“我們這兩個大棚到現在,已經賣了七八萬塊錢了。”
近年來,在縣、鄉兩級政府扶持下,羊荒村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園,除了小番茄,還廣泛推廣龍椒和螺絲椒等特色蔬菜,變“輸血”為“造血”,“內力+外力”相結合,不斷提升蔬菜種植技術,努力開拓市場,實現大棚里的鄉村振興夢。
“今年我們主打品牌就是螺絲椒,提高農產品價值,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胡小杰說。
“蝦稻輪作”興村富民
熬過了凜冽的冬季,氣溫開始回升,小龍蝦也進入了繁育期。在巢湖市烔煬鎮新型農業家庭農場,今年第一批龍蝦苗已經投放,拉開了蝦稻產業“水上春耕”的序幕。
在該農場300畝蝦稻輪作田里,何麗玲和丈夫王龍宏駕駛小船在水面上來回穿梭,給小龍蝦喂食,“我們每天早晚各一次投喂,喂飼料和黃豆。”
3年前,巢湖啟動十年禁漁,作為退捕漁民的何麗玲夫婦倆不等不靠,與當地種養能人趙社政合作嘗試蝦稻輪作。
通過不斷摸索,何麗玲夫婦采取蝦稻輪作種養模式,種植伊樂藻等水草。小龍蝦的棲息地有了豐富的水草,不僅個頭大,而且肉質飽滿。
烔煬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大力推進“以稻為主、生態優先”的蝦稻綜合種養模式,形成繁育、養殖、銷售一體化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通過推進蝦稻產業發展,合肥吸引各類工商資本投入到蝦稻產業鏈中來,有力帶動了鄉鎮稻米加工廠、小型龍蝦交易市場、鄉村旅游和文化等相關產業聯動發展。
脫貧致富無“鴨”力
走進位于肥西縣銘傳鄉的合肥明航養殖有限公司孵化車間,6萬只剛孵化出來的小鴨子格外鬧騰,這些黃肚皮、黑腦袋的小鴨在打過疫苗、經過分揀后,就可以出售了。
經銷商老楊在這里購買鴨苗有七八個年頭了,“這個品種非常好,每隔四天我就來拉一趟,月收入有七八千。”
合肥明航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種鴨繁育孵化、技術服務及成鴨銷售于一體的科技農牧企業。現有存欄種鴨45000只,年生產雛鴨近1700萬只,年銷售收入2100萬元,帶動200多家養鴨大戶。
合肥明航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全堂介紹,公司積極與安農大動物科技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獲批了合肥市農業行業肉鴨養殖首席專家工作室,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合肥農業產業化發展保持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未來三年,合肥將重點打造糧食、蔬菜、生豬、龍蝦、草莓、種子等6個百億綠色食品產業鏈,推進設施蔬菜升級改造。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逐步將露地蔬菜改造為設施蔬菜,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助力。(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周洪/文 高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