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近年來,安徽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堅定不移下好創新“先手棋”,抓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實現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跨越發展,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安徽力量。2022年,安徽區域創新能力躍居全國第7位,連續11年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全省創新環境上升至全國第3位。
胸懷“國之大者”,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近年來,安徽省立足國家所需、發展所向,深耕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聚力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全國首個國家實驗室入軌運行,深空探測“天都實驗室”落戶,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群發展,一批“從0到1”的原創成果“噴薄而出”,在多領域國際賽道“并跑領跑”。
“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是構建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的必要前提條件,其首要工作是實現科研儀器的獨立自主研制。”全國政協委員潘建偉建議,國家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支持國有企業實現高端設備、器件和材料的研制。通過實現國產科研儀器的自立自強,來推動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
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支撐。安徽大校大院大所集聚,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鎮。“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是實現科技強國必備的科技基礎設施,是堅持‘四個面向’、持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利器’。”全國人大代表金葆康建議,要科學規劃建設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樹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在經費投入、用地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保障大科學裝置高效運行。
推動“沿途下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安徽省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作為科技經濟融合的關鍵環節,加快建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健全前沿科技研發“沿途下蛋”機制,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9.6%,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為代表的十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科大硅谷”“中國聲谷”“中國視谷”“中國傳感谷”集聚發展。
“在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中,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全國政協委員鄭永飛表示,政府要加大對企業的服務力度,在產業規劃制定、產業實施方案論證、產業指南編制前,深入企業開展深度調研,廣泛了解企業在不同層次技術上的需求,在項目形成中充分吸納企業界關于先進技術需求的意見與建議,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實施技術幫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其鮮明特征是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孕育孵化出代表新興科技方向、引領產業升級發展的未來產業。“合肥的國家智能語音創新中心,便是創新鏈和產業鏈資源有效集聚的范例。圍繞工業聲學、多語種等關鍵共性技術,深入布局科研攻堅體系,向行業提供語音中試和測試認證服務,該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一條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讓世界傾聽中國的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劉慶峰建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必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
優化體制機制,打造創新創業生態
從完成首輪全創改試驗,到成立中國科大科技商學院、培養復合型科技產業組織人才,再到首創“人才團隊+科技成果+政府參股+股權激勵”模式,近年來,安徽省注重先行先試探索實踐,不斷深化創新體制機制,“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創新生態不斷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我省良好的科研環境有效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活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形勢,需要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放權、減負、賦能,充分釋放更蓬勃的創新動能。”全國政協委員嚴建文建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優化科技管理方式、成果評價體系、成果轉化體系、薪酬激勵機制,以有效的制度激發“無限活力”,讓創新潛能得到最大程度釋放。要最大限度減少行政手段、“繁文縟節”等對科研工作的干擾,把減負實事辦好,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
“科技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創新活動的根基。”全國人大代表魏臻說,高校是高端人才“蓄水池”,在人才引進上要注重發揮高校聚集人才的平臺作用,制定實施高校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支持政策,重點補齊省屬高校人才短板。“我省要抓好抓實高校人才布局,推動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深化高校編制周轉池制度改革,擴大高校的用人管理自主權,從而為全省科技創新凝聚更多人才資源。”(記者 張理想 李 浩 張 岳 朱勝利 范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