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伊始,安徽省非遺“廬州蛋雕”傳承人王劍又有了創作靈感,這一次他手中的主角是可愛的小兔子。看,蛋殼上的小兔毛茸茸的,圓圓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下一秒,它們仿佛就要從蛋殼上跳到地上來。
蛋雕師也屬兔 今年已刻了20多只兔子
一只小白兔凝望著遠方,兩只小兔相互依偎,還有象征著多子多福的三只小兔,以及抱著胡蘿卜準備享用的卡通小兔……打開王健的“寶盒”,里面密密麻麻收藏著20多個以兔為主題的蛋雕作品。盡管只有一枚雞蛋大小,小兔的每一根絨毛都清晰可見,栩栩如生。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輕撫蛋殼,仿佛可以感受到它身上的毛茸茸,舒適解壓。
作為一名蛋雕師,王劍常以十二生肖作為創作素材,他覺得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要的部分。在十二生肖里,王劍尤其喜愛兔子,理由很簡單,因為他也屬兔。打開一個紅色緞面小盒,里面有兩枚兔子的蛋雕,“這些是我十二年前刻的,別人要收藏我沒舍得賣。”
今年是兔年,王劍又開始創作兔主題的作品,一刻就是20多個。
雞蛋、鵝蛋、鴕鳥蛋、孔雀蛋都能雕刻
一件件精美絕倫、生動活潑的作品背后,是手藝人數天的嘔心瀝血。
古話常拿“雞蛋碰石頭”來形容蛋殼的脆弱,而蛋雕是在蛋殼上用刀片雕刻,稍有不慎,蛋殼就會破了一個窟窿,這種“刀尖上起舞”的感覺,玩的就是心跳。
蛋雕不局限于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甚至是鴕鳥蛋和孔雀蛋都可以作為依托。
每一顆雞蛋在成為藝術品之前都要經歷一番漫長的“旅程”。對于王劍來說,雕刻的過程是一個需要靈感的藝術創作過程,他習慣一邊喝著茶,一邊雕刻,一個復雜的作品有時需要雕刻一個多星期。
王劍在蛋的底部畫上了一個圈,打上一個微小的洞眼之后,用針管將其內部掏空。這是這顆蛋的第一次蛻變。緊接著,再清洗干燥,這樣才能將其長期保存。
在雕刻開始之前,王劍習慣先在上面“打草稿”。蛋上作畫可算是蛋的第二次蛻變。
要開始真正的精雕細琢了,這也將是這顆雞蛋的第三次蛻變。蛋雕的過程講究的是用力,力道恰好,用力均勻。在厚度不足1毫米的蛋殼上雕刻,力道稍有偏差,就會前功盡棄。看著這刻在毫厘之間的小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
以最簡單的工具創作最美妙的藝術
鉛筆、刀片、橡皮擦,這些最簡單的工具卻能塑造出一件件藝術品,讓一個幾毛錢的蛋殼搖身一變,身價翻上數百數千倍。“用最簡單的工具創作最美妙的藝術”,這句話是廬州蛋雕技藝的客觀描述,也是傳承人王劍的創作信條。
無論是人物、風景、動物、卡通,王劍都能讓它印刻在蛋殼上。
王劍是一名火車司機,因為蛋雕技藝,他又被稱為“蛋殼上的舞者”,行使的是“刀尖上的藝術”。他的愛好廣泛,養魚、養花、書畫樣樣精通,每一樣需要做得好都要研習并付出精力。對于王劍來說,只要他喜歡,就愿意花時間去研究,無論是開火車還是蛋雕,抑或是其他愛好,都是王劍熱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