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也是他們中威望最高的一個。
他家學淵源,為孔子二十世孫。
他尤重孝悌,幼年時便“讓梨”于兄弟名揚萬里。
可在晚年,卻因“不孝”之名被殺,如此悲慘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孔融的故事。
一、以孝聞名,只喜夸贊
身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既是圣人之后,又是官二代。
四歲時,父親讓他把梨分給大家吃。
他按照長幼順序分發,并把最小的梨子留給了自己,說到:
“我小兒,法當取小者。”
“法”,就是道理、規矩。
漢代時,最講究孝悌之義。
對父母要孝,對兄弟要悌,長幼也要有序。
按照常理來說,四歲大的孩子,看見一盤好吃的梨,自然是伸手拿大個的,有些小孩,甚至會一手拿一個。
孔融只選擇了一個小梨子,說明他小小年紀已經懂了規矩,并且能按照規矩做事。
這樣的孩子自然人見人愛,在場的客人都驚為天人。在大家的夸贊和傳頌下,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鄉
里。
無論誰見到孔融,免不了一番夸獎。孔融就此成名,“悌于長”的事跡被世代流傳。
于是,《三字經》里有了那句“融四歲,能讓梨”,即使是現在,還在用來教化兒童。
孔融十歲時,已經被夸贊了六年,這讓他非常自負,漸漸聽不得批評。
他隨父親到洛陽后,去拜訪司隸校尉李元禮。這位李校尉很有聲望,吸引了很多才智出眾、聲譽極好的名士前來
投奔。
當這些名士來時,只需報上自己的姓名,便可如同李府親眷一般通報進門。
孔融算不得名士,他來到李元禮門前,對門衛說:“我是李府的親戚。”守衛不敢怠慢,忙進門通報。
孔融便大大方方進門去,坐在了李元禮面前。
李元禮的氣度并非浪得虛名,他并未因孔融是個孩子而怠慢,客氣問道:
“你我素未謀面,怎么就說是我親戚呢?”
孔融回答:
“我的祖先孔子,曾經拜在你的祖先老子門下為師,我們算是世交。”
李元禮和賓客們聽了,都贊嘆這個小孩太聰明。
唯獨太中大夫陳韙說道: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聽慣了好話,這樣的譏諷讓他難以忍受。
所以,他馬上反唇相譏:
“由今日可見,您小時候一定聰明又伶俐。”
一句話,把陳韙懟得啞口無言。
陳韙此話雖然說得不夠客氣,但足夠客觀。
孔融如此頂撞陳韙,只不過因為陳韙是唯一一個沒有夸他的人。
可見孔融小小年紀,對別人的贊美已經非常在意了。
二、因悌入仕,名大于才
不過,真正讓孔融名聲大躁的,是他與哥哥爭著領罪赴死的事件。
當時,名士張儉因為得罪了權臣被追殺,去投奔孔融的兄長孔褒。可是孔褒不在家,張儉想要走。
年僅十六歲的孔融見其窘迫,便說:
“你是哥哥好友,他不在家,我難道不能接待你嗎?”
就這樣,張儉在孔家藏匿了起來。
后來事情泄露,他們兄弟倆雙雙被捕入獄。審訊時,主審官卻犯了難。
孔褒說:
“張儉是投奔我的,我該領罪。”
孔融說:
“張儉是我留下的,我該領罪。”
郡縣只好去問孔融的母親,誰知老太太卻說:
“孩子是我生養的,我該領罪。”
一家子名門之后都爭著去死,郡縣哪敢都殺了?只好上表請示。朝廷定了孔褒的罪,孔融的名聲卻因為這件事越
來越響。
很快,他就與陶丘洪、邊讓齊名,并稱“三賢”。
“人的名,樹的影”,孔融更因“孝悌”的美名被舉薦為官。只是,孔融雖享譽盛名多年,才氣智慧卻并未高人
一等。
這一當官,他的短板就暴露了出來。孔融的確博學,他高談闊論,金句張口就來。
可是政見和主張卻過于虛幻,難以落地實施。所以,孔融的官品和名聲并不匹配。
他在北海做地方長官的時候,處理政事的手段可謂粗暴至極。
當地尚有黃巾余孽作亂,加上年成不好,百姓的生活十分艱難。因此,北海的稅收工作完成的不好。
孔融作為父母官,卻不管百姓死活,強征稅款。為此,不惜殺了五名征稅不夠的基層官員,以示決心。
在評判和對待他人時,孔融更是武斷暴躁。
一次,他看到有個人因為死了雙親在路邊哭泣。孔融僅僅是覺得他哭得不夠傷心,就宣判此人不孝,竟讓手下把
他殺了。
這本來是為官者言行失當,孔融卻因為“孝悌”之名的護持,被世人輕易原諒。
諸多的表揚和贊美更是接踵而來,讓孔融又一次成了孝悌典范。
曹操素以孝義治理天下,很快,就聽聞了孔融如雷貫耳的“孝悌”之名,并將他安排在朝中,予以要職。
此時,孔融被所有人捧到了最高峰,他徹底迷失于名聲的同時,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摔得有多慘。
三、自恃名士,禍從口出
按說,孔融應該感激曹操。
可實際上,他非但不把知遇之恩當回事,還處處挑曹操的刺。
曹操搶了甄宓為妾,就被他大作文章。曹操此舉雖然欠妥,但孔融高調反對,也未見高明。
孔融寫信給曹操:
“當年武王伐紂后,把妲己搶來,許配給周公做了妾室。”
曹操讀罷信愣了:
“有這事?哪部史書記載的?我怎么不知道?”
可他素聞孔融的博學,就專門回信求教。
孔融十分傲慢地回答:
“猜的,估計當年周武王也霸占了他人妻女。”
曹操沒跟孔融計較,不是容許他無禮,而是念在孔融還有些用處。
畢竟孔融識人的本領很不錯,為朝廷推薦了很多人才。
不過,隨著慕名而來的才子越來越多,孔融也漸漸忘乎所以,行事越發乖張。
建安十二年,天災加上戰事,帶來了一場大饑荒。糧食都不夠吃了,更別提拿來釀酒。
因此,曹操“表制酒禁”。可是孔融照喝不誤,還發表《與曹丞相論禁酒書》,引經據典說酒的美好,公然唱反
調。
出于對孔融的尊重,曹操回書一封表明態度:這酒非禁不可。
誰知孔融毫不收斂,又寫了一封信給曹操,針鋒相對指出:
“別說的那么好聽,你曹孟德禁酒,不就是為了留著糧食打仗奪天下嘛。”
曹操此番差點按捺不住殺心,卻也只是找借口罷了孔融的官。
孔融回家后仍自我感覺良好,不僅高調迎客,還抨擊時事、飲酒作樂。
更是挑釁似的寫下:
“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
如此這般,即便涵養再好的人也會忍無可忍。
曹操雖然愛才,但也容不得孔融這么一位既有影響力,又有煽動性的對頭。
但孔融卻全然不知大難將至,還在家中大談孝道。
他認為養恩大于生恩,理由是:
“孩子是父親情欲之下的產物,而母親一朝分娩,不過就是把一件東西從罐子里取出來。
父母如果只生不養,就是于子女無恩。”
這番話放到現代都算驚世駭俗,何況在那個以孝為重的時代。
就是這么一番被傳得沸沸揚揚的論調,讓曹操終于等到了機會。
他斷章取義,以“不孝”等多個罪名,將孔融全家殺害。
百姓只知道孔融的那番驚人之語,還有“不孝”的罪名,以及他母親身死的事實。
于是便以訛傳訛,讓孔融背上了“弒母”的惡名。
孔融雖然沒有弒母,但是他的母親卻因他而死。
而這顆苦果,是在一片贊揚聲中生根發芽的。
如果孔融四歲時,人們沒有過度褒獎他讓梨的表現,他也不會在未來的人生中對溢美之詞如此依賴。
他一生都被美名所累,可謂成也靠孝悌,敗也靠孝悌。
這樣的人生,到底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贊美而活?恐怕孔融自己也搞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