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
要怎么系統學習育兒知識?
其實,我和你們一樣,剛當媽媽時也有半夜大哭覺得自己無能的時候,也有因為她第一次發燒而手忙腳亂擔驚受
怕;也羨慕過別人帶娃同時還有自己的生活愛好,詩和遠方……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我自己第一年的幾個故事,這些希望對現在的你有所啟發。
01 不要忘記這4件事
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缺教我們怎么帶娃的知識,但缺少教我們怎么做一個媽媽的知識。
1、不要掉入做完美母親的陷阱
爭取做“完美”母親的后果,就會害怕出現任何問題,因為我們會不自覺地把寶寶出現的任何問題歸咎到自己的
過錯上。
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心態,這會讓我們要么極度焦慮,寶寶一點點小事就疑神疑鬼;要么就是想找捷徑,遇事就想
找“有經驗的人”給我們特效藥。
不如把“母親”這個角色當成一份新的工作,它也是需要熟能生巧的,我們不需要“完美”,但我們需要努力,
盡自己全力就好。
犯錯了不要怕,總結經驗以后避免就好。現在我每天日更的時候,很多人以為我帶娃很得心應手,你們沒有看到
最初的我帶娃有多笨,只是我一直在總結成長而已。
2、相信母親的直覺,而不是網絡
比孕反、身材變形,更可怕的,就是無數教你如何帶孩子的信息,而且最可怕的是,我們都不知道該相信誰。
常常一本書的知識和另一本書是互相矛盾的;一個母親極力推薦的方法另一個母親卻說對自己孩子沒用。
是知識錯了嗎?不是的,那些知識也許都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問題是我們本末倒置了。
我們忘記了是寶寶有問題,而不是把各種知識拿來往寶寶身上套;
我們忘記了自己才是和寶寶朝夕相處更了解他的人,而不是網絡上那些素未謀面的。
寶寶出現問題后,先不要上網求救,而是靜下來問問自己,通過對寶寶的觀察,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其實
大部分問題,我們自己是可以有答案的,而那些網絡資源都是輔助作用而已。
當你愿意這么做的時候,你正在慢慢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是解決“媽媽焦慮癥”最好的方法。
記住,看了那么多育兒書籍,訂閱那么多公眾號,不是為了讓自己更焦慮,而是為了幫助我們建立一套個性化的
帶娃理念。
3、不要忘記你的丈夫
剛剛當了母親后,太容易忽略自己的丈夫了。
有了寶寶后的最初幾周甚至幾個月,你需要經歷無數個不眠之夜;頻繁的喂奶作息;你自己的產后恢復;以及平衡上
班和帶娃,最容易被擠壓的就是你和老公之間的溝通相處時間。
每天盡可能找機會一起吃一頓飯,而在這頓飯時說點其他的話題,而不只是孩子;每天臨睡前互道一聲,“辛苦
了,晚安”;需要老公幫忙,直接提出來,而不要玩猜謎游戲。
這些其實都不難,但當初沒人提醒我。所以今天我特地想告訴你們,我們不應該因為寶寶的到來而重新組建新的
生活秩序;而是應該讓寶寶融入我們現有的生活。
4、不要忘記了自己
每天花點時間給自己實在是太重要了。最初的幾周,一定要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要洗澡洗臉,每天換一件
干凈的衣服,而不是整天一件睡衣,每天記得吃三餐,準備一些健康營養的零食。
如果你現在是準媽媽,看到這個估計會很不屑。是的,當初我也沒想到,以前那么臭美的自己,最初的幾個月竟
然可以幾天不洗臉不洗頭。于是,不知不覺之中,我就把自己丟了。
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我會對每個新手媽媽都說這條,盡量在頭幾個就從這么簡單的事情做起,建立這樣的習慣。
永遠不要說,等寶寶大一點就好了,我再開始。相信我,永遠沒有那個時間的,不如就從現在開始。
02 如何學習育兒知識?
1、辯證對待雞湯,不要“虛不受補”
第一年的時候我訂閱了十幾個育兒公號,但每次愿意第一時間打開的永遠都是育兒雞湯,每次讀完都能在那里找
到情感共鳴,可以感到稍許的輕松。
可惜這種輕松也只是剎那,因為雞湯讀完,小D的各種問題還是照樣存在,她還是厭奶、她還是體重很輕、她還
是白天需要我扛在肩膀睡,反正該焦慮的照樣焦慮,似乎什么都沒改變。
有一天我被拉入了高中同學群,剛進去大家就在“調戲”當年的學霸,他每次大考都是年級第一,每次大家問他
成功秘訣時,他總是說,“哎呀,我從來不復習的,運氣好!”
記得自己高二時就很天真地相信只要聰明不需要復習的,幸虧我到了高三終于醒悟了,靠自己努力奮起直追。
我聯想到自己的狀態,曾經每天的“灌雞湯”也讓我很傻很天真地以為真的不需要做什么,等孩子自己長大就好
了(也許的確有這樣的寶寶,可惜我沒有這樣的運氣)。
仔細回想,我當時沉迷雞湯的感覺就像是吸食低劑量慢性毒品,我知道這樣下去不對,我知道我應該學習看書,
但是我就是沉溺于這樣的自我逃避中。
一篇雞湯文簡單易懂,讀起來輕松不費腦,還能短暫自我安慰一下,“自己并不差,大家都一樣”。
雞湯是味美,但真的不能貪杯,歸根到底,我是拿這些雞湯來麻痹自己,成為了自己不動腦不學習卻幻想天上掉
餡餅的借口。
意識到這點后,我開始辯證看待雞湯了,每次情緒需要宣泄時,我還是會去看雞湯。但讀完雞湯后,我都會提醒
自己,要老老實實去看書去學習真正的育兒干貨了。
育兒的頭幾年一定是辛苦的,這就好比我們重新學習一門新技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讓自己入門。
但不要明明沒有努力學習過,卻在談“靜待花開”。這樣喝下去的雞湯,只能虛不受補。
2、“有用”的育兒招數不該只是以讓孩子不哭和聽話為目標
度過了1歲之前的屎尿屁,小D從7個月開始已經顯現出倔強的個性。記得第一次小D因為想要某個食物我沒有明
白,她就大哭大鬧。
當時的我哪見得了她的這種哭,趕緊把家里有的各種食物都端到她面前,像猜謎似的希望某個食物可以擄獲小主
的心,終于當第N次后,小D在酸奶面前停止了哭聲,我也長舒了一口氣。
后來我發現這樣的“猜謎”時刻越來越多了,小D只要一不順心就是大哭,而我也不可能每次都正中下懷。
于是,我去求助小D的認知老師,老師告訴我一開始就做錯了。下次小D再這樣,我需要蹲下來平靜地告訴她,
你哭媽媽不知道你要表達什么,你要好好說。
聽著挺簡單,我第二天就運用了,但根本沒用啊,我這么和她說,她照樣哭,而且哭的更加厲害,把自己都哭吐
了。
我后來就妥協了,還去和老師說,這個方法沒有用,根本止不住小D的哭聲。老師說,管教的目標不是只為了止
住哭聲,而是為了重建你和小D之間的溝通渠道。
如果你追求的僅僅只是讓她不哭,那我和你分享的所有方法都是沒用的。
但如果你希望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暢通的溝通渠道,那我們就不該害怕孩子哭,而該每次都從從源頭找答
案,解決問題。
老師說服了我,后來每當小D因為這個原因哭的時候,我會更加溫柔地告訴她,媽媽知道你無法表達很沮喪,但
是抱歉,你哭媽媽是不知道你要什么的。
同時,我會提供一些方案給她,你可以指給我看,你可以用嘴巴說。
就這樣,過了快一個月,小D這樣的哭鬧情況越來越少了,她終于學會用語言和手指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應該說是徹底改變了我整個育兒觀。
之前小D哭,我趕緊讓她不哭;小D不肯吃飯,我玩具游戲連哄帶騙;
小D做錯了事,我馬上就批評說她不聽話;
小D被欺負了,我第一時間就替她出頭。
這些解決方案都是我作為母親的本能反應,但是這些本能從一開始就讓我站在了錯誤的跑道上,我只是想掩蓋當
下的問題,但同樣的問題每天還在周而復始地重復。
后來,我明白了:
不怕孩子哭,怕的就是太著急解決孩子哭而忽略了哭背后的原因;
不怕孩子不吃飯,怕的是為了讓她吃飯而助長了壞習慣;
不怕孩子犯錯,怕的是從未告訴孩子正確的行為該是怎樣的;
不怕孩子被欺負,怕的是我們沒有教會孩子自己如何直面沖突。
所有育兒招數的“有用沒用”應該拉長時間軸來判斷,而不以當下論英雄。
這個世上不缺聰明人,育兒這件事上不妨“笨”一點
還沒小D的時候,我還挺喜歡耍點小聰明的,總是在找立竿見影又能讓自己更輕松的方式。這樣的思維模式不自
覺地就影響了我一開始的育兒方式。
后來的我變笨了,選擇了自己認可的育兒方法,就一直溫柔堅定地執行,不再三心兩意,實施兩天就說沒用。
不再找捷徑了,任何特效藥必定有副作用,不如花時間把基本功吃透。
每次取得階段性勝利時,我就知道是時候要清空,重新學習新的知識了。
但就是這些笨方法卻起了效果,小D變得越來越好帶了,作息規律,吃飯很香,大部分的禮儀規范都可以遵守。
盡管還是個倔強孩子,還是會時不時鬧脾氣,但是已經是可以講理的了。
其實,哪有什么育兒達人,只是把自己想德笨一點,靜下心,踏踏實實學到、做好就可以了。之后展現的所謂
“達人”生活,只不過是換了一個角度說故事而已。
育兒、人生,不都是這樣的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