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兒的外孫女小樂讀小學二年級,6月21號那天早上,媽媽送她去學校參加期末考試。母女倆準時到了學校大門口,媽媽駐足目送小樂進了教學樓。豈料,正在趕去上班途中的媽媽,接到了學校醫務室打來的電話。說是小樂在例行檢查時“中招”,要家長馬上帶她去醫院“看醫生”。一頭霧水的媽媽趕緊在武林門地鐵站下了車,心急火燎地返回了學校。
小樂被留在醫務室里,一臉懵圈,心里在想:我是來參加考試的,為什么叫我到醫院去看病?校醫大姐姐告訴媽媽,小樂同學的身上發現了小紅痘,需要到正規的大醫院去確診病因。
媽媽趕緊帶小樂打車去了第三人民醫院。戴著口罩背著沉重的書包,母女倆穿梭在門診大樓。取號排隊,望眼欲穿。求醫聽診,抽血化驗。整整搗鼓了一上午,小樂被診斷為“手足口”病。病因是查明了,考試卻落空了。因為醫生囑咐:回家隔離休息,防止交叉感染。
下午媽媽去上班了,外公在家里陪小樂。望著小樂手上腳上口腔里的小泡疹,毛兒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小家伙卻全然不顧渾身發癢難熬,口口聲聲在為無緣考試而嘆息。
當然,小樂很聽醫生的話,喝下了疏風解表的清熱劑,抹上了祛毒止癢的消炎藥。她又悄悄的躲進了書房里,一門心思擺弄著一張小卡片,然后又把卡片粘在了床頭燈的立柱上。毛兒瞇著老花眼仔細端祥起來,只見卡片上寫滿了文字,配上了挿圖,劃出了重點符號,還用上了感嘆號:
“2021.6.21。心情不開心,天氣陰雨。早上,bei(被)校醫送走,去看病。發現生了手足口,做了he suan(核酸),需要ge 丨Ⅰ(隔離)14天。喝了很苦的藥。生了98 ke(顆)豆豆。周一補考,不開心!”
看著卡片上的文字和圖畫,毛兒不禁問小樂:“你干啥呀,又寫又畫的?” 小樂悶悶不樂的說:“不能參加考試啊,心里有點難受。”
“不要緊,可以參加補考的。”
“補考多難聽,好像我考試不及格似的。”
毛兒笑了,說道,“小樂學習挺棒的,從來都很優秀。這次是因為生病了,才需要補考,不難為情的。”小樂聽了,臉上才露出了一絲笑容。
毛兒又問道:“小樂身上有這么多小痘痘嗎?” “是的呀,我一顆一顆數過的,一共有98顆呢!”小樂歪著小腦袋,認真的回答。毛兒聽了,不禁有些感慨,這孩子做事向來仔細不馬虎。做作業時一筆一劃字體秀麗工整,還獲得了學校書寫比賽一等獎。明天上課要用的鉛筆,今晚一定會削好歸類放的整齊劃一。書架上的圖書課本練習冊,也總是疊放的錯落有致。想不到生了病,還不忘要弄清自己到底生了多少小泡疹。看來孩子的心里有點郁悶哦,同她開個玩笑,活躍一下氣氛。于是,毛兒用手指點了點她的脊梁骨,問道:“這里的兩顆小痘痘,你數了嗎?有沒有加上去啊?” “后背上是看不到的哦,外公。加上這兩顆的話,我整整生出來了一百顆痘痘呢。”小樂一本正經地說。毛兒笑了,小樂楞了一下,跟著也笑了。其實一老一小都明白,不管身上的小痘痘有多少,真心希望它一顆一顆早點消失掉。
過了片刻,小樂又開了口,“外公,我的病會傳染嗎?傳給你了,怎么辦呢?”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想法有點多呢,毛兒想了想,故作輕松的說:“不會傳染的,小樂的病很快會好的。再說了,如果‘手足口’傳給了外公,小樂不就沒事了嘛,也能早點參加補考呢。” 小樂聽了,臉上又多了一抹笑意,“哈哈,外公真會講笑話。生病又不是打球嘍,還能把病當皮球,傳來又傳去呀。” “是的,是的,小樂說的對!外公年紀大了,有點糊涂了。”眼看著外孫女的緊張心情消失了,毛兒眨巴著眼皮,裝出一副傻冒狀。
大人同小孩子聊天,有的事要明辨事理,有的事要傾情撫慰,有的事倒不妨含糊一些,編個善意的謊言,讓孩子減輕一點壓力。毛兒此刻想起了六十年前的一幕。那時候自己像小樂一樣,才剛讀小學二三年級。有一天,不知咋地發了高燒,整個人迷迷瞪瞪的。大人帶著去醫院看了病,配了一大堆藥。過了兩天,依舊難受。毛兒心里有點慌,就用老家方言問自己的外公:“外公啊,我的頭漲得來要命。毛病會好嗎?我會勿會西(死)特哦。” 外公聽了,平日里慈祥的臉龐,露出了嚴肅的神情,老人家一字一句地說:“小囡勿要瞎三話四。一點點小毛病,肯定會好格!來,外公幫儂擼兩記。” 說罷,外公伸出雙手,按住毛兒的太陽穴,上下左右輕輕地揉動了起來。說來也怪,幾分鐘后,脹痛的小腦瓜,感覺舒服了不少,心情也就隨之放松了。毛兒長大后,一直記著這件事。現在快七十歲了,依舊記憶深刻。當然,生了病,主要是靠藥物來治療。但有時候大人的一席暖心話,或是一個細微的小舉動,都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能及時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懼感,這恐怕也是一帖治病療傷的良藥妙方吧。
小樂坐在了書桌前,認真的復習著功課。為了補考,小姑娘真的很拼。但愿補考時,她能考出好成績。學習途中的一絲小煩惱,擋不住這孩子刻苦努力的韌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