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最近常常找我訴苦:
“兒子青春期,真的是太可怕了!
以前進門就媽長媽短的,現在進門連聲“媽”都不叫;
以前能跟我愉快地促膝長談,現在卻總是冷著一張臉;
我要是多說兩句,他的眉毛立馬皺成一團,要么直接進自己臥室,要么句句話都往我心上扎。”
真是應了那句話:“青春期的孩子,最是惹不起。”
其實,青春期是孩子最難管的時候,同時也是最危險的時候。
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的自主意識越來越強,想法越來越多,媽媽管得太多,孩子會反感,管得太少又很有可能會毀了孩子。
所以,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媽媽一定要做到三不管,三不慣。
三不管
1.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管
曾在網上看過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抱怨:
“我干什么都要向媽媽早請示,晚匯報,真的是煩死了。”
“我都高一了,想騎自行車去上學,爸爸媽媽卻開車在后面一路尾隨,我感覺在他們眼里,我就是廢物。”
“我想自己學著下碗面,媽媽站旁邊各種指揮,我想自己整理一下房間,媽媽又嫌我干不好。”
看著孩子們的抱怨,相信很多媽媽都會一肚子委屈,覺得孩子不知好歹。
但其實,這是孩子的正常反應。
孩子在小的時候,弱的時候,會依賴我們。
但隨著他們一點點長大,他們開始擁有自己的力量,他們就想要不斷地嘗試掙脫父母的手,去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到的事。
電影《囧媽》里有一句臺詞:媽媽的愛,就像濕棉襖,穿上難受,脫下來冷。
媽媽事事都替孩子做決定,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就像濕棉襖一樣,不但不會讓孩子心存感激,反而會讓孩子心生厭煩。
青春期里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需要父母尊重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在一次次的選擇中贏取自己的價值。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
“為了使一個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明智的人,就必須培養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采取我們的看法。”
給青春期的孩子選擇的權利,就是讓他們在將來能夠成功獨立。
他們現在的每一次選擇,每一次成長的經歷,都是他們將來行走人生的寶貴經驗。
2. 孩子的隱私不要管
《少年說》里,一個高中男生吐槽自己的媽媽: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發現自己房間的鎖沒了,我問媽媽,媽媽告訴我說:
“可能天氣太熱,融化了。”
可是,有一天,我正在寫作業,突然看見門鎖那個空洞處有一只眼睛盯著自己,我頓時毛骨悚然,一直分心,作業都沒辦法好好做。”
男生在天臺無奈而懇切地對媽媽說:
“媽媽,我再也不想從門眼里看見你的眼睛了。”
發笑之余,不得不承認: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媽媽,她們放心不下孩子,總想監督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了解孩子的一切。
然而,父母監視孩子,窺探孩子的隱私,其實就是在告訴孩子:“我不信任你。”
而父母的“不信任感”,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成熟的第一個標志就是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和私人領域。
所以,父母想要真正地認識青春期的孩子,就必須尊重孩子的隱私,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孩子們只有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信任,他們才會真心地信任父母。
3. 孩子能承受的困難,不要管
一位朋友曾對我吐槽說:
有些青春期的孩子,不但“易爆”還“易碎”。
一次考試考砸了,就自暴自棄,甚至想到了死;
一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批評,就覺得自己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
他們既不能接受自己的失敗,也缺乏迎難而上的勇氣。
而他們之所以容易脆弱,退縮,逃避,都是因為父母把孩子保護得太好了。
一位心理學家曾去一所中學采訪了150位中學生:
“生活和學習上遇到了難題,一時解決不了,你該怎么辦?”
令人震驚的是,150位學生說出了同樣的答案:
“有困難找父母解決。”
其實,成功的父母,不是幫孩子解決問題,而是讓孩子學會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孩子沒有自己解決困難的成功體驗,就永遠沒有獨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網上曾有這樣一句話:
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活成孩子的鎧甲,而是讓孩子長出屬于自己的鎧甲。
父母幫得太多,太周到,孩子永遠無法離開父母。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擔當,父母一定要狠心讓他們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會是一次了不起的成功,都會成為他們日后披荊斬棘的信心和力量。
隨著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他們的未來就越容易成功。
三不慣
1. 不守規則,不能慣
青春期孩子的表現多是囂張跋扈,叛逆任性,總想挑戰規則彰顯自己。
同事的兒子自從進入青春期,就總想做點出挑的事。
比如老師讓穿校服去學校,他偏偏穿便裝。
老師規定提前15分鐘到校,他偏偏踩著點進教室。
老師三令五申不準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他還是愛搞小團體,愛挑事。
老師多次找同事談話,同事雖然生氣,卻也只是隨口訓斥幾句,并自我安慰道:
“孩子青春期嘛,過了這段就好了。”
結果,初三那年,同事的兒子拉著班里其他幾個男生跟隔壁班男生打群架,被學校勸退。
有句諺語說:
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到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
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樣。
如果我們不教會他們敬畏規則, 他們只會向著更壞的方向加速發展。
俗話說: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哏赳赳。
當孩子挑戰規則、挑戰權威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決定著孩子未來的底線。
父母不姑息孩子的錯誤,孩子才能知道挑戰規則的后果,避免他一錯再錯。
防微杜漸,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2. 不想學習,不能慣
一個15歲的男孩自從上初中后,就有了厭學情緒。
某一天,他突然對爸爸說:
“上學太累了,我想跟大人一樣,賺錢實現“財富自由”。”
爸爸氣得直接帶他去工地搬磚。
結果,男孩第一天興高采烈地去工地。
第二天,故作堅強地去。
第三天,硬著頭皮去。
第四天,爸爸問他:“讀書好,還是干活好。”
他喘著粗氣,灰頭土臉地癱坐在地上,連聲附和說道:
“讀書好,讀書好。”
其實,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怕苦怕累,在所難免。
尤其是進入初高中后,玩的時間越來越少,課業壓力越來越大,孩子的畏難情緒和抵觸情緒更是在所難免的。
這個時候,父母不能由著他們胡來,而要站在比他們更高更遠的位置拉他們一把。
世界是公平的,人生是守恒的。
今天吃不了學習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
只有讓他們吃夠了學習的苦,他們才有資格品嘗未來的甜。
所以,在孩子不想學習時,父母一定不能慣。
今天的狠心,會讓孩子的未來更加從容,更加幸福,也會讓孩子在未來的某一天感激父母的良苦用心。
3. 不懂感恩,不能慣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一個17歲的女孩一直被爸爸當公主一樣寵著。
她想要吉他,爸爸省吃儉用給她報了吉他課;
她想要出國留學,爸爸想盡一切辦法送她出了國;
哪怕她只上了一年就輟學回家,爸爸也沒有責怪她一句。
然而,爸爸全心全意地付出,并沒有換來她的體諒和感恩。
僅僅因為她想要一雙800塊的鞋子,爸爸拒絕了她的要求,她就憤怒地拿起剪刀,剪爛了父親身上的衣服。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
不懂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父母付出一切心血去呵護孩子,卻養出一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無疑是對父母最大的殘忍。
而想要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創造回報父母的機會。
山東濟南一個男孩從5歲就跟著父母去菜市場賣菜,9歲就能獨立賣菜。
14歲時,他因一邊看書一邊賣菜上了微博熱搜,他對記者說:
“幫父母賣菜,比旅游、打游戲更有意義。
我想好好學習,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不讓父母再賣菜,不讓他們太辛苦。”
而男孩的媽媽在談及為什么讓男孩賣菜時也提到:
“想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也想讓孩子知道父母的不易。”
曾有一個被驗證過無數次的道理:
得到的太容易,學不會珍惜。只有付出過,才會懂得珍惜。
父母太寵愛孩子,孩子永遠學不會疼愛父母。
只有舍得用孩子,舍得讓孩子從付出中體會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孩子才能從被需要的感覺中,從生活的艱辛中,學會珍惜與感恩。
有句話說得特別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種綿力,要順應孩子的感覺和節奏,錯誤的教育方向與方式,孩子會把你撞飛。
青春期的孩子,既躁動又敏感,既大膽又迷茫。
他們需要父母給他們尊重,支持,鼓勵和信任,因為這是他們的情感需求,也是他們的力量來源。
與此同時,他們也需要父母在他們錯的時候潑一盆冷水,在他們迷茫的時候指點迷津。
過剛易折,過柔易彎。
剛柔相濟,相機而動,才能幫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才能讓孩子在青春期里為自己的錦繡未來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