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一輛大貨車突然在蚌埠市懷遠縣包集鎮鬧市區起火,司機拉著一車火焰奪路狂奔。大火在身后熊熊燃燒,周圍的群眾在驚慌呼喊,駕駛室里的宋加雷一邊忍受著身后的炙烤,一邊不停鳴笛示意路邊車輛和行人趕緊避讓,一邊猛踩油門讓這輛“火車”加速飛馳,駛離鬧市區。
貨車化身“火車”一路疾馳
當天一早,大貨車車主宋加雷在對車況進行檢查后,從宿州拉著近20噸的麥秸稈出發了,目的地是懷遠荊山鎮的一家生物質發電廠。車輛路經包集鎮包高路時,誰都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貨車車廂里的麥秸稈突然起火,火勢迅速蔓延。
“起火啦。”火苗越躥越高,人群中有人發現了大貨車上的異常。此時的宋加雷也從后視鏡中看到了后車廂里冒出的濃濃黑煙。緊急剎車,宋加雷跳下駕駛室,只看了一眼,就心驚肉跳。麥秸稈極干燥,加上高溫天氣,火勢迅速蔓延。宋加雷的第一反應是:“糟了,來不及了,快跑。”
包高路兩邊店鋪林立,民宅錯落,而且有一所小學和中學。正是中午11點多,放學的鈴聲很快就要敲響,家長們已經在路邊等待孩子們走出校園。宋加雷的貨車就在中學的北墻邊,距離小學的南門不過50米左右。
千鈞一發,宋加雷去而復返,拉開車門一個箭步又躍回已經發燙的駕駛室。“快讓開,快讓開。”他按著喇叭,拼盡全力高聲向路邊的行人發出呼喊。大貨車的汽笛聲響徹了整條包高路,短短十幾秒,火勢已經在整個貨車車廂肆虐,并且向駕駛室發起了進攻,大貨車已經化身成一輛“火車”,威脅著整條街的人。
大火就在身后,咫尺之遙,熊熊燃燒,宋加雷隨時可能被火焰吞噬,但這時他腦中只有一個想法,“快!快!快!能走多遠走多遠,這里人太多,孩子們快放學了,萬一油箱再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宋加雷心急如焚地駕駛著這輛“火車”,想要駛向附近高速口的空曠地,但剛走到206省道路口,大火就造成了貨車行車系統故障,剎車失靈,緊急制動裝置啟動,輪胎全部抱死,無法再前進一步了。此時,距離宋加雷發現火情大約只有一分鐘,他冒死將車開離了人流密集區,離開了那兩所學校幾百米。
舍生忘死的擔當精神贏得贊譽一片
胳膊、雙手已經被噴濺的火星燒傷,宋加雷打開滾燙的車門,幾乎是連滾帶爬逃出駕駛室。此時,大火已經占據了整個駕駛室。所幸,當地消防部門也及時趕到了,對著火的車輛進行了滅火處理,沒有引起更大的損失。
從“鬼門關”走了一趟的宋加雷,已經沒有一絲力氣,只能癱坐在地上,渾身發抖,有劫后余生的慶幸,也有對大火無情的無奈。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也陸續趕到現場,封鎖了附近多個路段,并對現場人流、車流進行了安全疏散。
“車是我的,著了火,損失我自己認,但不能讓別人替我冒險。任何一個司機都會有這種選擇,俺們蚌埠人更不會慫,肯定都會這么做。”火情面前,絲毫沒有猶豫,冒死將“火車”開離人群,宋加雷說,現在想想還覺得后怕,但看著大火迅速將整輛車燒成空殼,這么巨大的破壞力,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
當天,從事發地路過的張雨麗目睹了這驚險的一幕。“眼看著車起火,路邊不少商戶也跑了出來,大家都想幫忙救火,可卻束手無策。就看見司機下了車又趕緊跑回去,一點沒打頓,開著車就走。當時火已經很大了,車一開起來,火勢更旺,大家的心都揪著。”張雨麗說。很多商鋪的經營戶都豎起大拇指,對“火車”司機宋加雷的行為贊賞不已。
“關鍵時刻有這種膽量和擔當,村里人都說他了不起。”包集村黨總支書記宋在釗說,宋加雷在村里住了幾十年,是有口皆碑的好人,危急時刻他這般沉著冷靜,為別人考慮,大家對他這一舉動并不意外。
告別“老戰友”,收拾心情重新出發
今年46歲的宋加雷是懷遠縣包集鎮包集村人。村里一座四層小樓就是宋加雷的家,也是他多年來奮斗的成果。
宋加雷的大貨車是在兩年前買的,當時為了買下這臺車,幾乎用掉了家里全部的積蓄,一家六口人的生計也全靠這輛車。宋加雷說,兩年多來,他每天都和這輛大貨車相伴,全國各地運貨,這臺大貨車成了一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也成了他親密的“戰友”。
被燒得黑黢黢的大貨車暫時停放在村里的一塊空地上 ,等待著報廢處理。宋加雷繞著車走了一圈又一圈,內心滿是不舍。面目全非的駕駛室、變形扭曲的輪胎……宋加雷注視、撫摸著車子的每一個細節,像送別戰友一樣,依依不舍地進行著最后的告別。“著火時顧不上想那么多,就想快點把它開走,現在事情過去了,心里舍不得的滋味才冒了上來。”
火情發生后,雖然生計受了影響,但這個家并沒有因此愁云慘淡。“我覺得他(宋加雷)做得對,我老公很了不起。我們結婚二十多年,他一直是個踏實、可靠、有擔當的人。”宋加雷的妻子崔利十分自豪地說,聽說發生意外的第一時間她也慌了神,深怕丈夫出意外,但事后,她對丈夫的舉動十分敬佩。雖然損失慘重,但她堅信,只要人平安,一切就有希望,眼前的困難不會打倒他們一家,她理解和支持丈夫的決定。
家人的理解和寬慰讓宋加雷很感動,他說緩過這一陣,他還是要去跑運輸,生活還要繼續。
目前,這輛大貨車的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