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位處亞熱帶,季節氣候在逐漸擴張溫室效應之下,交接地帶常常很模糊,目前看到大都是反應兩極的劇烈變化。想要體會像樣的冬季或是看雪景的朋友,通常得往山上跑,才能感受那冷冽的氣息。從哪些地方作拍攝,可以展現冬天的純白風情,在拍攝時相機又該如何保護呢?一起來看看吧!
冬天的影調
冬季的特色攝影主題應該是拍攝雪景以及雪地上的人物,還有落葉以后的樹木。如果拍攝雪景,最好是雪后晴天,如能趕上清晨的光線則更好。在陽光下,運用側光和側逆光,最能表現雪景的明暗層次和雪粒的晶瑩質感。影調也富有變化,即使是遠景,也能產生深遠的氣氛,如果利用早晨或傍晚的陽光拍攝雪景,地面上將會映照出金黃色的高光,效果極佳。初試拍雪的人,往往有一種誤解,哪里雪多到哪里去拍, 哪里雪白到哪里去拍。實際上拍雪景需要找色彩和質感都非常不同的反襯物做背景。例如用一枝松柏反襯雪的質感,借助景物中的建筑物或人物衣著反襯色彩等。
測光
正確測光和正確曝光是拍攝雪景照片成功的關鍵。在大面積雪景中,用照相機內測光系統測光。根據顯示的資料拍攝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即使是陰天,也是這樣。因此,不宜直接使用全自動模式進行拍攝。建議采用光圈先決模式,并進行正向曝光補償,酌情增加1~2擋曝光量或者完全采取手動模式。大面積的積雪可能會影響對焦,所以建議采用點測光模 式。自動狀態下,將鏡頭取中間色調的物體測光,然后鎖定對焦,平移相機拍攝。
雪景拍攝
在下雪天,要獲得一幅雪花飛舞的照片,應選擇干凈的背景作襯托。光線要來自一側,快門速度不宜太快,一般以1/15秒至1/60秒為宜,這樣可使飛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線條,有雪花飄落的動感。要拍出長長的雪花線條,就得用三腳架加1秒的慢速度曝光。在拍攝大雪紛飛的人物時,要注意不要讓雪花太接近鏡頭,以免因透視關系讓雪花擋住人的臉部。
拍攝雪景還應充分利用帶雪的樹枝、籬笆、建筑物等為前景,提高雪景的表現力,增加畫面的空間深度,加強人們對冰雪的感受。雪景大部分由白色調構成,為了豐富照片上影調的變化,不妨納入一點暗調的景物,增加照片的影調層次。冬季在室外拍攝霜雪中的花草樹木,需要搶時間。沒有陽光,照片易沉悶;有了陽光,雪可能很快就融化了。披上潔白盛裝的露竹子,或者融化的雪洞中露出的一朵紅花等都給人獨特的感受,值得我們去記錄下來。雪地拍攝要根據雪面積的大小,適當增加曝光。
白與藍
冬季,樹葉凋零,樹冠光禿禿的,有些肅殺,似乎沒有美感。其實不然,晴空之下,樹枝像是一柄柄利劍刺向天際,富有力度。幸運的話,你可能會發現一株造型獨特的樹冠,以藍天白云做背景,就可以輕松獲得一幅優秀作品。雪后的枝條更是婀娜多姿,東北的霧淞是不可多得的攝影主題。為了避免白雪反射光線直射鏡頭,產生眩光,相機鏡頭上最好配備遮光罩,如果沒有的話,必要時候可以用簡單的物件進行遮擋。
冬天的軌跡
冬天路面上的積雪,在車輛的碾壓下,形成一道道的印跡,也是一種不錯的拍攝題材。寬闊的路面使畫面有一種廣闊延伸的感覺。車輛的印記在此時變得有某種象征性,象征著距離亦或是人生旅途,以它獨特的視覺語言沖擊人的內心,表現著時間永不停止的流逝和人在旅途的無奈感。
保護措施
冬季拍攝要注意保護相機。在室外需為相機保暖,可將相機包裹在棉衣內部,不使其受凍。從室外進入室內拍攝,不要急于取出相機,一定要讓相機適應室內溫度一段時間。如果鏡頭的玻璃表面結成一層霧,不能馬上拍照,也不能用任何東西擦,只能等它自然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