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需要對孩子的情況做一個全面的分析。
孩子上學以后,壓在每位家長心頭的一塊重石就是考試成績,不管素質教育喊了多少年,也不管大學還是不是“獨木橋”,這個事實始終改變不了。
因此,當遇到孩子成績突然一落千丈,每次考試都會因為粗心而失分等問題時,家長就無比煩惱,不知道該怎樣做。資深情商訓練師樊理面對家長提出的這兩個普遍又棘手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精彩方案。
首先,應先問一下孩子班里的平均成績,看是不是試卷太難導致分數降低。如果不是,再看一下試卷,找出一個孩子做得比平時好的點,加以表揚。這樣做,可以給孩子本就沮喪的心情一點安慰,從而愿意正視這次糟糕的考試。
然后,就是要跟孩子一起分析試卷,找出癥結所在了。在這個環節,最忌諱的就是直截了當地教孩子怎么做。可假裝不懂地對他說:“這個題目還真的挺難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我們再來讀一遍題目吧。 ”
在這樣循循善誘下,孩子連續讀了幾遍題目,然后高興地說:“我覺得我有點知道怎么做了。”在一遍遍地讀題后,孩子終于自己把題目做出來了,那種興奮和成就感,這時,也會讓家長也不由地為他高興。
所以說,一兩次考試成績差不用擔心,可能只是因為某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最要不得的就是大聲責罵,毫無根據地橫向比較,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害怕和厭惡學習。只有溫和真誠地幫助他一起找出問題,再一起解決,才能讓孩子有信心向下一次的高分沖刺。
有家長說,偶爾的失誤是能理解和容忍的,可孩子明明挺聰明的,做作業時都對,一到考試,居然抄題目都能抄錯。更離譜的是,每次考試都會因為粗心失分,那些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的粗心,到底有沒有辦法糾正呢?
粗心是一種行為習慣,跟腦子是否聰明沒多大關系。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口算題,當然執行的過程也需要有要求和講究方法。
比如,每天設定好完成的時間,然后對孩子完成的時間和正確率都有循序漸進的提高,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看到效果。當然,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更需要注重平時生活習慣的培養。
比如孩子,晚上上完廁所常常不記得沖水關燈,剛開始可幫他做,但做的時候會叫他來看。提醒的次數多了,他漸漸就記得了。
再比如可要求兒子每天自己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還有如果出去玩,一定要他自己收拾東西。為了讓他變得更細心,可教他列表格,記上要準備的東西和要做的事情。就這樣點點滴滴之間,孩子粗心的毛病就不知不覺改掉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覺得無所適從,家長首先要有耐心,不要動不動就用打罵來解決;
其次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這點可以求助專業機構;最重要的,就是要給孩子很多的愛,當孩子意識到父母是因為愛而要求自己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有抵觸情緒,就會自覺自愿地向著父母心中的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