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這個說法,蘊含了某些家長的一種教育觀念——孩子必須聽話。其實,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小就有自己的情感體驗,逐漸長大以后,更有了自己的思想觀點,成年人要想更好地引領孩子的成長,必須平等對待他們。所以,一味地指責孩子不聽話,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當然,有的父母說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是基于把自己和孩子的老師進行對比,覺得孩子更愿意聽老師的話,而不愿聽父母的話。那么我們就來梳理一下,老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用了哪些小方法小妙招,能對年幼的孩子產生更直接、更強大的影響呢?
第一條,營造氛圍,固化規則
在學校,老師都會給自己孩子樹立了明確的規矩,而且這個規矩是全體同學都必須遵守的。如果班里有同學遵守規則做得好,老師會及時表揚與鼓勵;如果有同學違反了規則,老師也會批評或者幫助這個同學。此時受益的不僅是這個同學,對其他旁觀的同學而言,老師的鼓勵與批評,其實都在幫助他們強化規則意識。在這種氛圍之下,孩子更利樂于主動遵守規則,也變成了家長眼中的“聽老師的話”。
反之,目前我們的家庭一般只有一個或者二個孩子,缺乏這種互相影響與驅動的氛圍,要固化規則對孩子的影響,難度就更大,因此家長必須更有耐心,尤其要善于多鼓勵少批評,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第二條,樹立榜樣,以身作則
在學校里,老師跟同學一起定好規矩以后,通常都會身先士卒做表率,孩子敬佩老師,自然而然也會模仿老師的行為。而在有的家庭里,父母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自己當成規則的局外人,甚至扮演了一個“監工”角色,只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卻從不要求自己。這樣的家長不僅沒有成為孩子的榜樣,反而成了反面教材。再去要求孩子,孩子有足夠的心理優勢反駁你:你自己都做不到,還來要求我?
我們常說,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請家長首先踐行。比如,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請家長先試著拿起書本;希望孩子少使用電子產品,也請家長減少每天刷微信玩手游的時間;希望孩子在學習上力爭上游,請家長在工作上做到愛崗敬業;希望孩子學習一門才藝,也請家長培養一個健康向上的業余愛好,等等等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身邊的榜樣,最是無聲勝有聲。
第三條,明確獎懲,言出必行
規則與獎懲,是一對孿生兄弟,形影不離。在學校里,教師的職業素養訓練教會我們不會輕易許諾,也不會輕易處罰孩子,而是都能做到言出必行,賞罰分明。但在家庭環境中,家長與孩子更親密,經常有情到濃時隨口許諾,但轉身就忘甚至故意反悔的情況。我們看看以下幾個例子:
幼兒園:你快點吃飯,吃完這一口就讓你看電視。結果,你再吃一口。
小學:你快點寫作業,寫完了可以下去玩了。結果,你再做一頁口算。
中學:你好好學習,如果考試進步了就給你買個最新款的手機。結果,這次你只考了全班第一名,下次考了年級第一再說吧。
另一方面,當孩子違反規則應該受罰時,又因為心疼孩子或者孩子哭鬧,家長可能又心軟了。這兩種情形交替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日復一日,獎罰的界限徹底模糊了,作為孿生兄弟的規則,也就不知所蹤了。
綜上所述,在一個有著現代民主氛圍的家庭里,我們不提倡用“是否聽話”來評價一個孩子。如果有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明白這個問題的根源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以及固化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