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來,汽車市場整體銷量增長緩慢,鈴木品牌迫于銷量壓力退出中國市場。
“你不用考慮鈴木的車了,現在國內已經沒有4S店賣鈴木車了,廠家都沒車。我們店里現在只有長安鈴木的二手車,不過還能做長安鈴木車型的維修和保養。”日前,北京地區一家原長安鈴木4S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上述4S店工作人員的說法映射出長安鈴木(即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當下的尷尬境況。
自2018年鈴木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后,長安鈴木的名字鮮少再被提及。日前,長安鈴木因更名再度引發業內關注。
信息顯示,目前,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已更名為重慶鈴耀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鈴耀汽車),股東方仍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這也意味著,自此長安鈴木在中國市場將正式“查無此人”。
“鈴耀汽車現在是長安汽車的子公司,但(長安汽車)方面不會過多介入。”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鈴耀汽車當前的發展狀況,上述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僅表示“暫時不太清楚”。
月銷僅數百輛,工廠產能嚴重過剩
“鈴木退出中國市場后,我們店就只賣長安汽車的車型了。但是長安鈴木的售后我們一直在做,現在這個業務還保留著。”北京地區一家長安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所在的4S店原本同時銷售長安汽車車型和長安鈴木車型。
長安鈴木的退場可以回溯至2018年9月。
彼時,長安汽車與鈴木正式達成協議,長安汽車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和10%的股權,收購完成后,長安汽車將成為長安鈴木100%控股股東,而有著“小車之王”之稱的鈴木汽車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根據雙方協議,在長安汽車完成股權收購后,長安鈴木將持續生產、銷售鈴木品牌產品,所有的品牌、售后服務不變,并繼續為鈴木用戶提供整車及零配件的售后維修及保養服務。此外,長安鈴木還將通過獲得授權繼續引入鈴木新產品。
全權接手長安鈴木后,長安汽車成立了長鈴研究院,欲為長安鈴木開啟新的發展路徑。根據長鈴研究院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完善長安鈴木的產品開發體系,具備款型車、電動車產品開發能力;2023年,加大資源投入提升系統能力,導入新平臺,建立S4級產品策劃、造型、工程開發、試制試驗等全面開發能力。
此后,雖然鈴木品牌在中國市場暫時得到保留,但是其車型無法得到更新,且均為“國五”排放標準,基本全面停售,長安鈴木官網也已關閉。
當前,長安鈴木擁有兩家整車工廠,年產能分別約為25萬輛和10萬輛。自2015年起,長安鈴木便開始為長安汽車代工生產。此外,長安鈴木工廠還負責生產啟悅出租車。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長安鈴木累計銷量約為1.52萬輛;2021年1月,長安鈴木銷量為452輛,均為鈴木啟悅車型。
為緩解長安鈴木產能過剩問題,2019年5月,長安汽車與綠馳汽車達成協議,計劃將原長安鈴木第二工廠用于綠馳首款純電動SUV的制造。但此后因綠馳汽車發展受阻,雙方的合作也未有最新進展。
未來五年,鈴木或與中國市場少有交集
作為日系代表車企之一,日本鈴木品牌擁有近百年的歷史。公開資料顯示,鈴木于1984年首次提供技術給中國方面,也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汽車公司之一,并分別于1993年和1995年與長安汽車和昌河汽車合資成立長安鈴木與昌河鈴木。
合資公司成立后,長安鈴木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公開數據顯示,2008~2011年,長安鈴木銷量逐年遞增,2011年突破22萬輛,達到歷史銷量巔峰。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發生變化,大尺寸車身汽車產品開始熱銷,專注于“小車”的鈴木開始遭遇瓶頸。自2012年開始,長安鈴木銷量持續下跌,除2014年實現銷量同比增長外,一路走低。到2018年,長安鈴木年銷量僅約3.45萬輛,為2011年銷量的16%。
“敗走”中國市場后,鈴木開始專注于日本、印度等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鈴木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約為244.8萬輛,同比下降18.6%。其中,日本本土市場銷量約為63.09萬輛,僅次于豐田,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為25.77%;印度市場銷量約為123.72萬輛,在整體銷量中的占比為50.54%。
根據鈴木汽車2019財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財報,其凈銷售額為3.5萬億日元,同比下跌9.9%;營業利潤為2151億日元,同比下跌34%,是2016財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42億日元,同比跌幅為25%。
今年2月,執掌鈴木近半個世紀的現任董事長鈴木修宣布于今年6月股東大會后正式退休,其卸任后,將由鈴木俊宏帶領鈴木進行電動化轉型。
同在今年2月,鈴木公布了一項5年發展規劃,計劃到2026年3月,其汽車銷量增長56%,達到370萬輛,銷售額提高至4.8萬億日元,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在這份規劃中,鈴木并未提及中國市場。這或許意味著,在未來5年,鈴木汽車與中國市場的交集也不會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