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多吃一口”是所有媽媽的心愿。對于經歷過“吃不飽的歲月”的老一輩而言,吃了多少更是衡量“有沒有帶好”的核心指標。
我們總是不相信孩子擁有與生俱來最純正的能力——能為自己挑選正確的食物和食量(只要供應的食物不含太多油和糖)。
健康的孩子非常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他們比父母還清楚,年紀越小的孩子越是如此。
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這些做法都是錯噠。
1、按月齡而非寶寶運動能力添加輔食
很多新手媽媽一到6個月就開始摩拳擦掌,精神振奮,為啥?
因為“滿6個月啦”,終于可以添加輔食啦!
但如果我們愿意多問一句,“為什么是滿六個月呢?”
添加輔食的關鍵是看寶寶是否符合以下四個條件,而6個月只是一個參考值,只是大部分寶寶可以達到這些條件的時間:
良好的頭部控制能力,頭部能夠保持豎直,并且能夠自如的抬起自己的頭;
推舌反應消失,開始控制把食物留在嘴里咀嚼并吞咽下去;
對食物產生興趣,旁人進食時好奇的盯著或模仿;
容易餓,即便將兩次喂奶的時間縮短,仍沒有吃飽的表現。
四大條件中有兩個是關于寶寶大運動發展的,而每個寶寶的大運動發展節奏有快有慢,所以6個月這個說法也要因人而異。
2、花樣喂飯哪家強?中國奶奶能稱王
游樂區爬上爬下玩耍,端著飯碗追在后面喂一口;
邊看電視邊塞一口;
講繪本、搭積木的時候趁機塞幾口。
許多家長在“騙孩子吃飯”,讓吃飯變成一場較量,這對父母和孩子都是壓力。而且重點就不再是飽或餓,而是誰贏了。
于是孩子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不再傾聽內心的聲音。
父母最常做的就是讓寶寶吞下更多食物,好讓他長一點肉,但是如何在不施壓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呢?
答案是:都行不通。
不要讓孩子把吃飯跟“你好乖”以及“你愛我”畫上等號。
幫助孩子的方法就是告訴他:我就是愛你現在這個樣子!
你對孩子身材的影響力是有限的,但你卻可以大大的影響他是否喜歡自己的身體,以及他是否相信自己。如果孩子可以按照內在的聲音來調節飲食,這會讓他一生獲益匪淺。
3、“再吃一口”就獎勵飯后甜點
小朋友天生就愛吃甜的,這并沒有錯,適當吃些甜食當然是可以的。
但用甜食來做為正餐的賄賂無異于飲鴆止渴, 一頓有飯后甜點作為獎勵的飯,反而成了壓力,結果適得其反。
以這樣的方式,孩子只會越來越討厭正餐,因為他必須吃一些不喜歡的東西,才能得到喜歡的東西。
你越是不允許孩子吃某一種零食,孩子就越想吃到它,此時他想要爭取的已經不是零食本身,而是因為你不信任他,不重視他的需求,這件事造成的壓力越大,孩子就偏執。
4、正餐沒胃口,零食過來湊
如果孩子正餐沒吃多少,出于“怕孩子餓著”的心理,家長們總是想著在點心時段多補一點,于是很可能點心時間吃了2個香蕉、一杯牛奶,但是到了晚餐,孩子就又不會太餓,于是睡前又要加餐,如此惡性循環。
水果、牛奶雖然也健康,但是吃太多會占據孩子本就不大的胃,影響了其他食物的攝入,會導致營養結構單一,你是不是也發現了,雖然正餐沒少吃,但是零食加起來也不少,這還是說明寶寶不會虧待自己,只是需要家長合理引導。
寶寶胃容量小,活動量大,適當的點心、零食也是必須的,但千萬別喧賓奪主了哦!
5、為了多吃點,只準備孩子愛吃的菜
隨著孩子的發育,他漸漸的會對食物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對于本就吃的不多的寶寶,家長們抱著“能多吃一點是一點”的心態,孩子愛吃米飯,就頓頓給做米飯,孩子愛吃雞就天天供應雞肉,“小主想吃什么,御膳房就做什么”。
但是別忘啦,再好的食物也涵蓋不了所有的營養。
在提供愛吃的之余,也別忘了添一些不那么感興趣的,多給幾次,真的就會吃了,你只要默默的端上去,夸張一點點的跟家人形容“真的很好吃哦”,你驚訝而滿足的神情,一定會打動身邊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