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知道答案》這本書中,作者用122張通過高速攝影拍下的水結晶照片,試圖向讀者展示“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的觀點。研究員在裝水的瓶壁上貼上不同的字或照片讓水“看”,結果看到“謝謝”的水結晶非常清晰地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看到“混蛋”或者“煩死了”的水結晶破碎而丑陋。
盡管有人斥之為偽科學,但作者試圖向讀者傳遞一種“世界需要更多贊美”的理念,對教育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很多教師總習慣于將“批評”和“教育”兩個詞語聯系在一起,好像只有批評才能達到教育目的。更離譜的是,批評教育經常就演變成訓斥教育。像傻瓜、笨蛋、白癡、蠢豬、丟人、厚臉皮、神經病之類帶有明顯“暴力”傾向的用語,有的教師張口就來,從不考慮后果。
我曾經在一個班級里做過一項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最喜歡哪一位任課教師,最不喜歡哪一位任課教師?有一位學生是這么回答的:我最喜歡某某老師,她講話超級溫柔,就像我媽媽,我像愛我媽一樣愛她。我最不喜歡的是某某老師,他說話最傷人,就像我爸,我像恨我爸一樣恨他。由此可見,教師用什么態度和什么樣語言說話,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雙方的關系中,教師始終處于絕對主導的位置,是擁有絕對權威的一方,教師使用“語言暴力”危害顯而易見。
一句生硬的叫罵,就可能對學生的心靈造成永久的傷害,歲月可以磨滅很多記憶、可以修復身體的任何創傷,可是精神摧殘留下的印記,最終都將沉淀為一枚“結石”,隨時都會引發更大的傷痛。
一聲粗暴的呵斥,就可能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知不覺就混進“差生”隊伍當中。
一次嚴厲的指責,就可能讓學生瞬間心態失衡,完全喪失生活的勇氣,促使學生采取非常規手段報復教師,釀成殺人、自殺等重大安全事故,毀掉自己的一生。
教師對學生使用“語言暴力”,對自身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一方面,教師的執教能力肯定會因此受到限制,很難大幅提高。畢竟,教師使用“語言暴力”,師生雙方都會產生負面情緒,形成交流障礙。缺乏正常互動的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只會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對于頻繁使用“語言暴力”的教師,學生還會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有的學生會故意挑釁教師,跟教師對著干,使教師無法正常履職。
另一方面,教師的形象也必定會受到損害。不僅損害教師個人的形象,也會損害教師隊伍的形象,進而損害整個教育行業的形象。
教師一定要切實加強師德修養。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明確要求教師“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很多地方教育部門出臺的師德規范也都明確禁止教師使用“語言暴力”,并將教師使用“語言暴力”視為違反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德高度決定著教育高度。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并自覺遵守師德規范的要求,切實提高教學語言素養,徹底革除使用“語言暴力”等不良習氣。
教師一定要樹立平等的師生觀。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一方,學生必須尊敬教師,但師生在人格上沒有高低上下之分。教師有權管理和教育學生,但沒有權利采取不平等不公正的手段對待學生。教師必須高度重視自身言行,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一定要講究批評教育的方法。批評教育是教育學生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但采取的方式必須是適當的、科學的,不能沒有邊界和底線。批評的事情一定要真實,批評的態度一定要誠懇,批評的語氣一定要適度,批評的用詞一定要恰當,要讓學生對教師的批評感到順耳、服氣、易于接受。
當然,廣大教師千萬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育需要更多的表揚、激勵、肯定與贊美,但是,不能放棄正當的批評教育。事實上,正確地運用批評教育方式,同樣能達到正面激勵的效果,也能讓學生心靈開出美麗的水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