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庭教育悠久的歷史相比,家長教育還是一個沒有被大多數家長接受的新概念。我們提出對家長進行教育,是因為時代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很多家長都感覺到做一個家長非常的難。
在我們這個時代當一個好家長按說應該不難,因為和上一代人相比,我們的物質條件好得多。上一代人生活在經濟非常不發達的農耕經濟環境中,那個時候一個家庭里面有好幾個孩子,物質非常的匱乏。但那時的家長并沒有感覺到非常難,反而是現在我們的經濟條件改觀了,而且每個家庭普遍只有一個孩子,我們這一代家長的文化程度也提高了,為什么現在卻覺得當一個好家長這么難呢?
有個讀初中二年級的男孩,他的父親非常的強勢,經常批評他,這個孩子平常不敢反抗,但是到初中二年級的時候進入了青春叛逆期,當他的父親再批評他的時候,他開始頂撞父親,他說:“老爸,你說的對,你說的全對,你什么都對好不好?你整個就是一個‘蛋白質’!”這個話一說完,孩子爸感覺到了兒子的出言不遜和來者不善,但是他不明白“蛋白質”是個什么東西,就去請教他的同齡人,很多同齡人也不明白,都說不懂為什么叫“蛋白質”。后來,一個 5 歲的小女孩跟他說:“叔叔,你連‘蛋白質’都不知道嗎?‘蛋’就是笨蛋,‘白’就是白癡,‘質’就是神經質。”
大家可以把這當一個笑話聽,但笑過之后,是不是需反思一下,我們家長和孩子溝通困難到了什么程度?困難到你不僅不能駕馭教育孩子的主動權,甚至當你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罵你,你不知道什么意思,還要四處去考證。
《中國青年報》曾經發表了一個 15 歲的初中女生向她媽媽公開下的“戰書”。女孩不滿媽媽對她的教育,向媽媽提了 10 條“不準”和“必須”,當孩子終于有一天奮起反擊,開始大聲地對媽媽說“不”——“你不準隨便翻我的書包;你不準攔截我的電話;你不準查我的短信和 QQ 記錄;你不準強迫我穿你們買的超級難看的衣服……你必須允許我聽孫燕姿、周杰倫的歌,你必須每天保證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可以上網,你必須同意我每星期至少有一天可以睡到早晨 9 點鐘起床;你必須允許我的朋友到家里來做客……”類似的條件還有很多。
年在互聯網上炒得非常熱的一個現象叫“父母皆禍害現象”,說的是豆瓣網上的一些 80 后、 90 后的孩子聚集在豆瓣網上三年時間干了同一件事情——控訴自己的父母對自己的禍害,這個小組的名字就叫“父母皆禍害”!
這讓很多家長感到心寒,也讓很多教育專家感到震驚。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和孩子的對立怎么到這種程度了?
上海有一個叫汪丁丁的孩子,他的媽媽含辛茹苦不僅讓他在國內完成學業,而且還把他送到了日本留學,可是當他從日本回來,他媽媽到機場去接他的時候,他竟連捅了媽媽八刀。這件事情也讓中國的很多家長感覺到非常的不可思議。母子之間能有什么深仇大恨?
媒體披露的信息也足以讓我們感到震驚:汪丁丁刺母的真實原因只是因為他媽媽為他籌集費用的時候慢了一點!
中國的家長為了孩子含辛茹苦,不僅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和感激,甚至還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那么這到底是誰的罪,誰的過呢?
我們現在再回頭來看一看,中國的家長都是怎樣來當家長的?
當孩子剛一出生,我們就手忙腳亂地晉升為家長。每一個家庭都望子成龍,每一個家庭都望女成鳳,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一出生,他的第一聲啼哭就恨不得是一首好詩,是一首好歌,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一個天才。所以我們舉全家之力去幫助我們的孩子做早期開發,比如當孩子剛剛開始牙牙學語的時候,我們就要教他去認字、識數、背唐詩、念英語單詞,孩子剛剛可以蹣跚學步的時候,我們就牽著他的小手到外面去報一個班、兩個班、三個班。這充分說明中國的家長非常渴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孩子間的競爭已經從過去的初、高中到現在的幼兒園了。所以,中國的家長非常偉大,同時也非常可憐。
中國的家長都沒有受過系統專業的家庭教育培訓,但是,為什么在孩子上學的問題上,思維和行動都整齊劃一,高度一致呢?有人說,這要歸功于一個口號的影響,那就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人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金科玉律。不折不扣按照這個理念去抓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是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家長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該做的都做了,最后,有人贏就會有人輸,有人干脆徹底輸在了起跑線上。
看到了以上種種,不禁讓人思考,中國的家長是否也需要反思,需要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