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父母的權威無法樹立,相信這是很多父母在育兒的道路上所遇到一大的難題。因為面對叛逆的孩子,我們打不得罵不得,但又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加以管教。
在孩子剛出生8個月左右,他(她)就迎來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了。其實孩子的每個叛逆期,父母都可以很好地應對,只要父母用心去處理。
第一個叛逆期:8個月的煩躁讓你感到陌生人見人愛的孩子本來對任何人都微笑,誰抱都沒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任何人的擁抱了,對所有不屬于親近范圍的人都板著小臉,無憂無慮的笑容變成了不安和焦躁;從早到晚粘著媽媽,只要媽媽一遠離,他就不滿地自言自語,嘮嘮叨叨。這是孩子開始認生的表現,不僅能夠區分親人和陌生人,親人之中也有感情深淺的區別。
第二個叛逆期:1歲半-2歲半時拒絕的年齡到目前為止,孩子只做父母對他說應該做的事情。但是現在,他開始發現:他不能做父母不讓做的事情,進一步的發現,甚至父母在竭力和他對著干。他沒權利碰那些漂亮的花瓶,不能吃那些眼花繚亂的食品,不能跑快了,不能穿少了,不能……在1歲和18個月之間,孩子們從父母的嘴里發現了"不"這個詞——簡單但是神奇的,帶有權利的詞匯。
第三個叛逆期:2歲半-3歲半時學會了發脾氣孩子為一丁點兒事就亂發脾氣:被禁止吃一塊糖,拒絕把手機給他,或者只為了讓他停下手中的玩具來吃飯,他就變得出奇的暴力,哭鬧得昏天黑地,而且此時正是他開始說話的年齡,他甚至會說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話:媽媽壞,討厭媽媽之類的。
第四個叛逆期:2-5歲時開始為獨立而戰突然有一天,他決定什么都自己干:自己起床,自己穿衣,自己摁電梯上的按鈕……甚至自己去幼兒園!誰幫忙他跟誰急;第二天,他又什么都不想做了,甚至自己的襪子都懶得脫,哪個才是真正的他?到底怎么了?從拒絕他人的階段過來,孩子開始有獨立自主的渴望。
獨立完成的愿望顯示了他小小的權利欲望,以及挑戰自我極限的本能:他想看看自己到底能對自己的環境做多少改變呢?這正是一個讓孩子進步的好機會,但是很多父母卻還沒反應過來,仍然一成不變的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父母善意的保護性措施扼殺了孩子獨立自制能力。另外惰性也干擾和影響孩子的進步,難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鼓勵支持他獨立自主的愿望。比如他決定自己穿鞋,盡管左腳穿入右鞋。你要做的是保持事物的趣味性,給予方向性的指導。去幫助他記憶什么標志可以區分左右腳,給予更多鼓勵!
現在大多數父母對于叛逆的孩子沒有耐心,無法接納孩子。
其實再叛逆的孩子身上也有其可愛之處,如懂得尊敬老人、有愛心、打字速度快等,父母要耐心地發現,沖孩子的閃光點去愛孩子。
面對孩子叛逆的行為,作為父母不能只搖頭,或者干脆不管孩子對孩子失去信心。孩子畢竟是孩子,孩子叛逆了,如果父母能夠找對方法,用心對待孩子,孩子的叛逆行為是可以慢慢糾正的。
理解孩子當你叫孩子回來吃飯,他大聲說完"待會"后就不再理會你的要求,不要生氣,理解他和同伴玩在興頭上的心情,并且向他解釋,你知道他們玩得正開心,但是午飯已經準備好了,也許可以吃完飯后待會再過來玩。讓孩子明白,你并不是想要阻礙他,只是你希望他去做另外的某件事。記住不要生氣,哪怕是"熱心的"鄰居來看熱鬧了。
設置底線明確地告訴孩子你的要求,設置你的要求底線。比如"你一定要在餐廳吃飯,而不是客廳。","你必須在我再次叫你之前回家。"如果孩子拒絕執行,也許你可以給一些誘惑性的獎勵。
比如你可能禁止他餐前吃零食,但是他會偷偷地找零食吃,這時你可以決定餐前一些水果作為零食是允許的。盡量表揚孩子好的行為當一個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心里會感受到,并且自己也會感覺很不好。
然而有一些父母認為,如果想要讓孩子做好,就要讓他們覺得他們現在很糟糕。事實上,這樣做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相反,我們應該關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并且鼓勵他們繼續這樣做。原則與紀律并不是用來控制孩子的行為的,而是用來教育孩子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
給孩子自由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機會。比如孩子想要放學后踢球,而不是馬上完成作業。但是如果他承諾可以在晚飯后或者某個時間里按時完成作業,那么可以讓他去做他想做的事。給孩子一些可行的建議,而不是單純的阻止。
比如說你可以建議:"為什么你不去外面踢球呢?"而不是粗暴地阻止。他已經能夠明白你的解釋,所以你可以告訴他在房里踢球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