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家長來問我:
“老師,我家孩子一天到晚跑來跑去,也不知道累,是不是多動癥啊”
“老師,我家孩子老是哭,怎么哄也哄不好,我都不知道怎么辦了,您給支支招唄?”
“老師,你說這孩子奇不奇怪,坐在那好好的,身體也沒發現異樣,總么好端端的就哭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以上都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育兒出現的難題。多數情況下孩子太吵或是太安靜,都是正常現象,那為什么還是有很多父母整天憂心忡忡的?答案就是搞不定自家孩子。那么又有人問了,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父母“搞定”自家孩子?當然有了,而且只需要搞清楚以下幾點。
1、了解孩子的氣質
想管好孩子,首先就要先了解他。從孩子的氣質方面認識孩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所謂氣質就是一個人性格的內在驅動力,它會讓人表現出某種行為模式。每個人的氣質不同,性格也就不同。
舉個例子:父母在幫孩子穿衣服的時候,如果孩子表現出像是受到驚嚇的樣子,這說明孩子的性格比較敏感。在面對敏感型孩子的時候,父母平時就要多操心了,比如說穿多穿衣服之前,告訴孩子外面降溫了,需要多穿一些衣服,這樣孩子就不會有那么大的反應了。
2、氣質沒有好壞之分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氣質時,不要給孩子的氣質劃分好與壞。因為氣質是與生俱來的,沒有好壞之分。
但是在青春期之前,孩子的氣質可以經過后天環境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因此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時,最需要做的就是仔細觀察,在合適的時間點給予回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把氣質調整到一個最佳狀態。
不同氣質的孩子在面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反應,這是由于孩子大腦思考的方式不同,而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除了與生俱來的氣質以外還有后天的經歷,這兩者共同決定孩子的性格。據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性格要到20歲左右才會定型,父母想要幫孩子改變氣質,那就把握住機會哦。
3、在搞定小孩之前,先認清楚自己
父母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身才能接納孩子的氣質。父母愿意用適合自身的同時也適合孩子的方式進行引導,才能最大程度上幫助孩子的發展。
不論是在孩子的哪個時期,正確認識孩子的氣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他們,可以創造父母與子女之間和諧又美好的關系,也可以幫助父母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每一位孩子,進而更加容易與孩子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