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是一種漸進性的以骨組織退行性改變為主的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其表現為骨量減少,有機成分生成不足,繼發鈣鹽沉著減少,致其負載能力下降,其特征是骨強度下降、骨折風險性增加。
一、骨質疏松的發生
人的一生中骨重建都在不斷地進行著,周期為兩到三個月,老年期骨重建周期逐漸延長達半年,主要是成骨細胞不斷形成骨和破骨細胞不斷地引起骨吸收的一種動態平衡。如果破骨細胞活躍能力大于成骨細胞,則會出現骨質疏松癥。
二、病因與發病機理
(一)年齡因素
隨年齡增加,每年皮質骨約有0.3%~0.5%的丟失。老年人由于骨髓基質細胞向成骨細胞方向分化受抑,成骨細胞分裂增殖緩慢及骨形成因子合成代謝受阻,由破骨細胞轉變為成骨細胞的過程受到抑制、活性衰退致骨形成期延長,骨形成率降低,同時破骨細胞分化、成熟和骨吸收活性卻仍相對處活躍狀態,所以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
(二)雌激素和雄激素
雌激素有促進成骨細胞發生、分化、增殖的功能;雌激素減少,成骨細胞減少,活性降低,骨形成減少骨質丟失加速,常有脊柱骨質疏松,女子在經絕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不足,補充雌激素可以減慢或防止骨質疏松癥。雄激素減少造成骨質疏松可能機制有:①可能是雄激素缺乏使成骨細胞活性下降,同時對甲狀旁腺素作用的敏感性增高,引起骨吸收增強。②雄激素經P450芳香化酶作用,芳香化為雌激素,然后與雌激素受體結合,調節骨代謝。故男子在更年期后,也常有脊柱骨質疏松和骨折。
(三)1,25-(OH)2D3合成減少
曬太陽太少,肝臟功能下降,腎臟功能下降均可以影響1,25-(OH)2D3合成,因而影響鈣的吸收、骨的重建和鈣的排泄。
(四)營養障礙
老年人因咀嚼功能下降,胃納欠佳,腸道功能失常致蛋白質吸收減少,新骨生長緩慢。營養性蛋白質缺乏,骨有機基質生成不良,使膠原組織的成熟發生障礙。
(五)內分泌性骨質疏松
1.降鈣素
人體降鈣素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絕經后婦女降鈣素值較絕經前婦女明顯降低,使其破骨細胞的功能加強,骨吸收活躍,骨生長降低,造成骨骼的微結構改變,骨脆性增加。
2.甲狀旁腺素(PTH)
隨年齡老化后PTH水平明顯上升,其原因可能與年齡老化導致血鈣降低從而引起PTH分泌增多有關。PTH的分泌與血鈣濃度呈負反饋,雌激素減少亦可使骨對PTH的敏感性增強,從而導致骨鈣的釋放,骨礦物質的加速流失。
3.皮質醇增多癥
4.甲狀腺機能亢進癥
5.糖尿病骨質疏松
可由于胰島素缺乏后,蛋白質形成障礙所致。
(六)廢用性骨質疏松
不活動每個月約可丟失骨質量的1%。由于不活動、不負重、對骨骼和成骨細胞的機械刺激減弱,造成肌肉萎縮,骨形成減少,骨質吸收增加。骨骼發育程度和骨量大小與運動密切相關。臥床一周,骨量丟失1%,相當于全年的生理性骨量丟失量。大量研究證明,適度體育鍛煉可以明顯增加人體的骨質密度,調節機體的骨代謝,使身體的骨質總量適度增加。此外,戶外運動減少和日照減少,使維生素D合成減少,從而使腸道鈣磷的吸收下降,使骨形成和骨礦化降低均可導致骨質疏松。
(七)遺傳
家系調查發現,16%~62%的骨密度由遺傳因素決定。
三、臨床表現
(一)疼痛
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是最常見的癥狀。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老年骨質疏松癥時,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
(二)身長縮短、駝背
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三)易骨折
骨密度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易發生骨折。如果骨折以后沒有采取抗骨質疏松藥物的治療,那么還有20%的患者會在一年內再次發生骨折。
(四)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不同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松癥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易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五)分型
I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四、輔助檢查
(一)生化檢查
(二)尿液檢查
(三)反映骨生成的生化指標
(四)骨吸收的指標
(五)X線檢查
一般當X線中呈現改變時,骨礦物質的減少已在30%~50%以上。
(六)雙能X線骨密度儀(DEXA)檢測五、診斷標準
衛生組織對骨質疏松癥制訂了一個診斷的標準,測量骨密度就是診斷骨質疏松的金標準。當老人的骨密度,低于正常青年組的1~2.5個標準差時,那么我們稱之為骨量減少;如果其低于年輕人的骨量的2.5個標準差,就可以診斷為骨質疏松癥。如果伴有骨折,則為嚴重的骨質疏松癥。
六、治療和護理
(一)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投資最少效果最好的預防措施。
(二)骨營養飲食與藥物補鈣
50歲以上的老人,不管是男是女都應該攝入鈣1000毫克/天。
純牛奶、蝦、海帶、紫菜、海魚含鈣較豐富,堅果類的榛子、松子也含一定量的鈣。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補充維生素D10mg(400IU),鈣800mg(鈣與磷比例為1∶1.5)為保健性用量。
(三)曬太陽
(四)適當運動
人們發現:有的長期臥床的老人,盡管補充了許多鈣或維生素D,但他們的骨質疏松癥照樣發展。這是因為缺鈣者多參加適量的運動鍛煉,使骨骼“承重”,才能有助于防止骨質疏松,提高補鈣的效果。參加下述一些運動鍛煉:如快步走、老年舞、負重走、登高、游泳、拉力運動、門球、園藝勞動等,每周做5次,每次保證有30分鐘的運動時間。
(五)雌激素替代療法(HRT)
適應證:用于絕經期婦女。療效:增加脊柱骨密度達2%~4%。
副作用:乳腺癌的發生率卻增加了26%。
注意事項:定期作婦科和乳房檢查。
(六)骨吸收抑制劑治療
(七)中藥治療
從中醫學角度,骨質疏松癥屬于“骨痿”、“骨痹”范疇,中醫學根據“腎主骨生髓”的理論,采用補腎壯骨治療可有一定的療效。有研究報道,用黑大豆、菟絲子、骨碎補、白術、白芍進行補腎健脾,有止痛防腓腸肌痙攣的作用。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各種復方中藥中以山藥、淫羊藿、骨碎補出現頻率最高。
何麗歸納骨質疏松的基本預防措施為:C、D、E、F、G、S,C就是Colcium,補鈣;D就是補充維生素D;E就是適量的運動;F就是預防跌倒;G就是保持一種適宜的體重,不要隨意減肥!S就是停止吸煙,戒煙。
七、療效
由于骨質疏松發病緩慢,一般需數年以上,始在X線上出現陽性發現,故治療后,骨組織雖有一定的合成代謝,但X線發現也需相當長的療程后方顯示好轉,一般以疼痛緩解、癥狀好轉、出現正鈣平衡,尿羥脯氨酸排泄減少和骨密度鑒定作為估計療效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