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6個月左右不再“母乳喂養”后,家長便開始喂養輔食了,并且再過不久就可以給孩子吃大人飯菜呢?那么這天到底什么時候才會到來呢? 寶寶多大可以吃大人飯菜 寶貝大約在2.5歲左右才會出齊20顆乳牙,因此許多媽咪覺得寶貝大一點才能跟大人吃得一樣。其實飲食的轉換沒必要等到這個時間再做,從一開始加輔食,媽咪就要注意食物要由細軟逐漸變得粗硬。
通常,4~6個月可吃些泥狀、糊狀食物。6~7個月時可吃些爛粥、爛面條等有渣的食物,粥和面里還可加些切得碎碎的、炒得爛爛的纖維素少的菜末。剛加時大便里可能還帶些菜末或顏色稍發綠,只要不是腹瀉,不算病態。
8~12個月時可給些饅頭片、面包片等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能增強咀嚼功能,又能刺激牙床,促進乳牙的萌出。
1歲左右,蔬菜、肉類等副食可切成碎末,2歲左右可切成細絲、薄片、小丁。
給寶寶吃大人飯時,注意下邊這幾項
過粗的纖維不要直接給寶寶吃
1歲多的寶貝,在主食方面幾乎可以和大人吃的一樣了,米飯、饅頭、面條,這些主食,大人幾乎不用再特別加工,就可以給寶貝享用了,蔬菜也不用再做成菜泥了,只要切成小塊狀寶貝就可以咀嚼了。 但對于纖維過多過粗的蔬菜,比如芹菜等,還有豆類的食物,媽咪還是要特別處理一下。粗纖維的蔬菜要加工成比較小的塊,而豆類食物,依然要軟爛或者是泥狀,避免寶貝發生危險。
不要給寶寶吃太油太咸的食物
許多老人帶寶貝,味覺已經逐漸退化,他們覺得不咸的菜肴,對寶寶來說就完全不同了。寶寶的味蕾數量幾乎是他們的兩倍,對味道更為敏感,習慣了咸味的菜肴后就不會再接受原味的了。 而攝入過多的食鹽和過多的鈉,都會對寶貝的腎臟帶來負擔。媽咪首先要提醒老人日常飲食要堅持少油少鹽,老人做不到,可以建議他們在菜熟了時先將寶貝的盛出來,然后再加比較濃重的調料。
少吃刺激性食物
寶貝3歲后,偶爾品嘗一下有些刺激的蔥、姜、蒜、辣椒等是可以的,但只是偶爾少量品嘗,千萬不可以將吃辣當成是寶貝飲食的常態。
一方面,三歲以前的嬰幼兒全身各個器官都處于一個稚嫩的階段,而辣椒會刺激胃腸道。 同時還容易引起上火,出現便秘、鼻血、口干舌燥、咽喉腫痛等癥狀。
另外,辣味還會過度刺激寶貝的味覺器官,導致寶貝偏食現象的出現。3歲后,媽咪炒菜時可以少放點蔥、姜、蒜,至于辣椒,還是分開放為宜。
食物不要太硬
即便是跟大人一起進食,對于3歲前的寶貝還是應該給予好消化、比成人食物更軟爛的食物。由于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還不完善,所以提供的食物要相對細軟。比如成人的蔬菜急火快炒即可,但寶寶的蔬菜需要蒸熟、煮熟到比較易嚼的程度。 如果飯菜做好后,塊較大,應該用食物剪剪碎一點給寶貝吃。
3歲前寶寶的食物都最好采取蒸燉煨煮等烹調方式,質地硬的食物,需適當切碎煮爛,皮殼刺都要剔除,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軟,適當給予咀嚼的鍛煉。
鼓勵寶貝自主進食 和大人一起吃飯,會增加寶貝對吃飯的興趣。媽咪應當鼓勵寶貝自主進食,學會“放手”讓寶寶自己吃飯,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他們的手眼協調能力。還在學習吃飯的寶貝,會把飯菜漏在桌子上,吃到頭上、鼻子里、衣服上,就像學習走路會摔跤一樣,是正常現象。
他們需要的只是家長多給幾次鍛煉的機會,穿上特制的防水圍兜,就能精準無誤地將食物用勺子舀起,送進嘴里。 創造良好的就餐環境 和大人一起吃飯,是培養寶貝飲食習慣的好機會,吃飯前,要關掉電視機/iPad/手機,讓寶貝坐在餐椅內,餐板上不放任何玩具,其他家庭成員也一起入席吃飯。準備一個底部防滑的碗,一個短柄易握的勺子。
給碗里盛好飯,由寶貝自己吃。 如果寶貝堅持離開餐椅,告訴他,下桌后,沒有一切零食,連水果也沒有,口渴喝水,任何要進嘴巴能夠橫掃饑餓的,統統沒有!要知道,饑餓感是積極進食的良藥,只有饑腸轆轆的時候,面前不管山珍海味還是粗茶淡飯都自帶美食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