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父母教育孩子,經常出現以下現象:
“可以讓你玩滑板,但你要把飯都吃掉。”
“如果你能讀完上次買的書,我就給你買這個玩具。”
“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否則你就不是媽媽的好孩子了。”
……
這種的條件狀語從句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式,可見這種斗智斗勇講策略的交流方式已經被不少家長熟練掌握,每次交流都變成一次談判,為了實現我方勝利殫心竭慮。其實總結來看,家長們采取的方式大體可歸納為三種:給獎勵、講道理、冷暴力。
給獎勵
這種類型最常見也被最廣泛的應用,其中心思想是:“如果達到目標,我就給你獎勵。”
此句式可以套用到生活中一切事情上,而孩子想得到的禮物、想實現的愿望都會被當做談判的籌碼。比如:如果你考到前三名,我就給你買想要的禮物;如果你鋼琴考到十級,我就帶你去旅游;如果你能把作業(yè)做完,就可以看一會電視……孩子一般都會乖乖聽話,然后努力把布置的任務完成接受獎勵。
很多家長喜歡用這種方式激勵孩子,因為他們認為通過這種延遲滿足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學會堅持和耐心,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首先,這種方式把學習或者作業(yè)擺在了與獎勵相對立的位置,會讓孩子產生對學習的排斥和厭惡感。其次,孩子容易對獎勵表現出偏執(zhí)的喜愛,為日后埋下隱患。
這是因為“給獎勵”的模式,把達成一件事的滿足感消除了的同時,也使過程變得煎熬。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慢慢消磨了,也很難發(fā)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因而當孩子面臨自主選擇時才會抗拒學習。
講道理
這種方式多是應用在孩子犯錯之后,還有種好聽的別名——“溫和而堅定”,其中心思想是:“如果同意我的觀點,我就不再指責你。”
常見句式:“這樣做對嗎?知道自己錯在哪了嗎?下次還這樣嗎?”家長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等各種論證手段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并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心底感到信服。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過,說教帶來控制和自我控制,直接的體驗,帶來真正的人格力量。孩子是最容易原諒對方,最容易迅速走出情緒的靈性存在,他們僅僅需要父母的一個理解,一個擁抱。
其實家長們也會發(fā)現,在講道理時孩子多半很順從的回答認識到了錯誤,并答應下次注意。但無論態(tài)度多么誠懇,答應的多么到位,依然會舊態(tài)復萌。這是因為他們就像上面的女孩一樣,不能從家長的教導中找到正面的力量,而無條件的關注和接納更會讓孩子把情緒轉化為活力,內化到心里,擁有穩(wěn)定寬廣的人格力量。
冷暴力
這種方式被不少自稱是教育專家的人贊成過,更有人聲稱這是比打罵更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其中心思想是:“如果你不改正,我就撤回對你的愛。”
把愛當做條件,達到讓孩子改過的目的。當孩子犯錯時,家長把自己和孩子分開,讓孩子獨處在一個空間,產生“我做錯事,媽媽就不要我”的畏懼感。
以上三種方式之所以廣泛的被家長應用,是因為效果立竿見影,給人一種問題已然解決的錯覺。甚至有家長說自己給予孩子的明明就是“愛與自由”,但事實并非如此。真正的愛與自由不是家長覺得給予了孩子愛與自由,而應該是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愛與自由。
家長都想把最好的、自己未曾得到的全部給孩子。當年沒有實現學樂器的夢想,所以孩子一定要考到鋼琴十級;當年吃不到自己喜歡的食物,所以現在要把自己喜歡的食物給孩子吃;當年沒有上好大學,所以一定要孩子考名校……但往往一味的給予會讓我們忽略孩子真實的想法和感受。
當陷入教育瓶頸時,不如把選擇權交給孩子,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也相信孩子的真實感受。
既然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就應該相信并尊重孩子的選擇。
曾經在公園遇到一位媽媽在教育孩子,她兩手分別牽著一個孩子,并對右手邊的男孩說:“哥哥也不是故意推到你的,你愿意原諒他嗎?”男孩邊抽泣邊回答:“我現在不想原諒他。”這位媽媽平和的點點頭:“嗯,你可以選擇不原諒,媽媽尊重你的選擇,但不要影響你和哥哥的感情,如果你之后想要原諒哥哥了就告訴我們。”相信這樣的孩子一定有自己的原則和想法,也會擁有更強大的人格力量。
或許家長會抱怨,養(yǎng)娃哪有這么費勁,自己在“講條件”教育模式中也長大了。但習以為常的教育模式就是正確的嗎?
當我們追求越長遠的教育目標時,事情常常會變得越復雜。唯有聽得進意見,并做到身體力行,才能跳出原生家庭的教育困局,才能給予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