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頭疼過這個問題:孩子總是“欺軟怕硬”,在家是無法無天的“小霸王”,在外卻是溫順怯懦的“小綿羊”,不敢和陌生人說話,被欺負了不敢反抗,只會求助。
在熟悉的環境里,無論是誰都會表現得更加自信和放縱,而身處陌生環境卻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孩子對新環境表現出過度的敏感、緊張和抗拒,家里家外完全是兩個畫風,家長們應該意識到這已經超出了合理范圍。那么,為何孩子就愛“窩里橫”呢?
1、自我力量不足
孩子并非天生的兩面派,其個性的養成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而“窩里橫”的孩子,多半成長于過度保護、溺愛的家庭。在家里父母長輩對孩子有求必應,處處以孩子為中心,自然容易養成自理能力較弱的“小霸王”。但是,孩子出了門還想呼風喚雨,繼續稱王稱霸,顯然是行不通的。孩子不但指揮不了別人,還會四處碰壁,幾次受挫之后就會退縮,拒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長期以往,自卑和怨恨將促使孩子以家里為宣泄口,變本加厲地發脾氣,以尋求心理的平衡。
2、父母錯誤引導
孩子的行為模式在不斷探索和學習中形成,或者說承襲于主要監護人——父母。如果父母一方實行“嚴教育”,一方實行“寬教育”,這邊哄那邊罵,孩子就會變得“欺軟怕硬”,使用不同的態度和方法對待不同的人。此外,如果父母本身就是“窩里橫”的行為模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會形成“在家里可以想怎么樣就怎樣”、“外面很危險,需要處處隱忍”的錯誤想法,并將這種行為模式套用到自己的人際交往中。
3、缺乏外界交往
經常宅在“窩”里,缺乏與外界的碰撞,一旦離開安全區域,進入到陌生環境,就會不知所措,一味躲避,這也是孩子“窩里橫”的成因之一。有的父母可能就說了:“為了鍛煉孩子,我們沒少帶他出去,為什么還是沒一點長進呢?”因為走出門不代表進行了“社交”:孩子打了人,父母趕緊去道歉;見著陌生人,父母強迫孩子打招呼;認識新朋友,父母充當發言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過多干預反而使其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在父母的強勢下變得害羞、怯懦。
不當兩面派,不做兩面娃
1、別再對孩子“俯首稱臣”
過度的保護和溺愛在家長眼里是“為你好”,但對孩子來說,卻是其成長路上的“絆腳石”。父母不能實行“君主獨裁制”,妄圖掌控孩子的人生,也不要對孩子“俯首稱臣”,任其予取予奪。我們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即使遭遇困難,也要“狠心”一點,讓孩子在歷練中增強自信心,學會解決之道。雖然不提倡體罰,但在家里也應該制定統一的行為準則,規范孩子的一言一行。
2、別再讓孩子“宅在窩里”
孩子越宅只會越內向,家長應創造一切機會讓孩子多接觸外界,多認識一些同齡朋友。一開始,孩子可能會無所適從,甚至會用粗暴的方法與人交往,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不能一味指責,應該耐心的教導,比如教孩子如何打招呼、介紹自己、分享玩具等,讓孩子在學習中摸索出正確的相處之道。事后也可以引導孩子總結和反思,自己在人際溝通上存在什么問題,下次應該怎么做。孩子做得好應及時夸獎,做得不好就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盡量不讓孩子產生挫折感,以免越來越“慫”。
3、讓孩子進行“自我管理”
孩子能自我管理嗎?當然能!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傾聽,當覺得孩子無理取鬧時,不妨彼此冷靜一下,鼓勵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以積極的方法去面對;當看到孩子膽怯退縮時,給予充分地理解和鼓勵,讓孩子的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卸下內心的恐懼。只要家長一直堅持,就能在傾訴和整理的過程中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在一次次成長中明白是非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