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看見寶寶一些不好習慣的時候,總會想辦法去阻止。至于什么是不好的表現,母親多半是以自己的喜惡來評判,有時候并不科學。寶寶的一些行為其實正是在發育中的正常表現,母親不需要去阻止。
1、 寶寶認生
寶寶從半歲到三歲之間都會斷續地有認生的情況出現。媽媽會覺得這樣不禮貌又是一種尷尬的行為,所以總是會強制寶寶來打招呼,其實并沒有這一種必要。
寶寶產生了自己和他人、熟人和陌生人的分別,對于自己其實也是一種保護。母親不需要想盡各種方式來讓問好,如果寶寶覺得和這個人玩得親密自然就會表現出親昵,而對于陌生的叔叔阿姨寶寶不愿意問好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慢慢的孩子就會懂得要大方得體。如果這個時候媽媽反復抱怨教導,反而會讓寶寶的心里產生畏難的抗拒情緒。
2、 寶寶咬拇指
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有吃手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吃手可以幫助他們的口腔有更好的感知能力,是他們認識周圍環境的方法。嘴巴去夠手的時候,他們的四肢協調能力是在增加的,也可以促進頭腦發育。這時候媽媽如果強制性地將手拿開,會讓寶寶有緊張、不安全的局促感。而且寶寶也會更加注意這一種行為,讓后續的戒除變得更困難。
等到三歲之后就可以逐步減少這一種情況了,因為此時吃手對于寶寶來說已經沒有幫助作用,只會吃進更多細菌。
3、 寶寶抗拒穿襪子
媽媽們總是怕孩子會受涼,而根據傳統的說法,腳底又是寒氣容易進入的地方,所以經常大夏天還讓寶寶穿著襪子。寶寶細嫩的腳部可以敏感的接觸到地面,在初學走路的階段來說是可以幫助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