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深夜,老劉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首《老婆和老媽》,并配上了幾句歌詞:
“老婆和老媽,為何總是難融洽?我在她們之間真的很尷尬,老媽不能說老婆我不能罵,難道婆媳之間它真的是冤家?”
說到婆媳問題,很多人都希望自家男人給力,不過事實的真相是,男人也會被磨得沒有辦法,有時候還會凈出“餿主意”。
比如老劉,之前為了緩和矛盾,居然能趁著結婚紀念日,帶老媽和他們一起出去旅行,還打著各自的名義給對方送禮物,想讓老媽和媳婦更加親近。
結果這場旅行到最后,雙方都鬧得很不愉快。
其實大部分婆媳關系不好,不是因為婆婆太挑剔,也不能怪媳婦太計較,而是兩個人離得太近。
走得太近,就失了分寸;日子久了,便生嫌隙。
只有保持距離,才是長久之道。
01
把責任還給老公
你有沒有發現,有婆婆在的地方,老公總會特別“懶”?
朋友小晚就曾跟我們抱怨過,自從和老公結婚后,她好不容易把“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老公調教成功,知道幫忙做做家務,還會抽時間帶帶孩子。
可她的努力,在婆婆到來后,全都化為烏有。
只要婆婆在,老公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退化得仿佛不能生活自理,只知道癱在沙發上打游戲,叫他也全當耳旁風。
更氣人的是,婆婆居然也慣著他,還在她“使喚”老公的時候,連忙自己上趕著去做了,做完還在旁邊說風涼話,搞得家里整天火藥味很濃。
后來,她給老公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他自己干,要么他趕緊滾。
老公這才學會收斂。
這實際上也是不少家庭的通病。
很多時候,所謂的婆媳問題,還是夫妻之間出了問題,尤其是丈夫,缺少家庭責任感。
不少婆婆沒有意識到,兒子結婚后,就得擔負起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可婆婆總會心疼自己的孩子,總會有意無意地把手伸得太長,管得太多。
知乎上有位網友就曾分享過奶奶之所以和媽媽相處得好,就在于奶奶能“下狠心”、“拎得清”。
當初她母親在生下她之后,半夜起來給她喂奶,被奶奶看見,換成別的奶奶或許會自己上手幫忙,或許會裝沒看見。
但她的奶奶很聰明,直接跑過去把她爸拍醒,讓他趕緊去幫老婆喂奶,給孩子換尿布。
生活中很多婆婆就是搞反了,把兒媳婦對兒子的要求,自己搶過來干,干完了要么頤氣指使,要么滿腹委屈,試想,這關系怎么會處得好呢?
02
保持家庭經濟獨立
后臺曾有個粉絲跟我們吐槽自己的婆婆。
因為婆婆之前是當老師的,哪怕現在退休了,也有一筆不小的退休金,結果婆婆手里明明有錢,卻不愿意拿出來給他們投資。
后來,好不容易軟磨硬泡,讓婆婆同意把錢拿出來,婆婆又只肯選擇風險小,收益小的類型,而且還勸誡他們,與其把心思花費在這上頭,不如勤勤懇懇的去工作。
“真搞不懂我婆婆是怎么想的,她的錢以后不就是我和我老公的嗎?我們又不會害自己,老人家不知道時代變了,光靠死工資怎么行,還給我們瞎指揮!真的是老頑固!”
老實說,這種一邊惦記公婆的錢,一邊又嫌他們煩的行為,可以說是很“雙標”了,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吃相特別難看。
看過一句話:
“你讓父母公婆花錢,其實就默認了他們是大股東,也默認了他們可以對你的小家庭指手畫腳。”
我見過一些年輕小夫妻,因為剛畢業工作,賺不了多少錢,如果結婚,房子車子都需要父母來出。
有的姑娘寧愿日子過得苦一點,不要彩禮,不要房車,但同時不要婆婆和住在一起,以免將來干涉自己小家庭的生活;
還有的姑娘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道理,哪怕和婆婆處得不好,只要不涉及原則問題,都可以接受。
但有的人就是典型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明明占盡了便宜,還嫌老人礙事。
要想婆婆不吭聲,就得獨立起來。否則,經濟不獨立,家庭不獨立的人,哪里來的勇氣挺直腰桿子?
03
放下不必要的期待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期討論,盤點婚姻中的十大謊言,其中有一條就是:千萬別相信婆婆對你說的,嫁到我們家,以后你就是我親閨女。
因為許多姑娘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印證了這句話就是一句“空話”,或者說場面話、客套話,誰要是認真,誰就輸了。
何炅針對婆媳關系曾說過這么一段話,他說:“婆婆不喜歡兒媳這件事,不能說是婆婆不對。因為婆婆本身就沒有義務去喜歡兒媳,婆婆喜歡兒媳,應該是兒媳的本事,而不是婆婆該有的義務。”
papi醬也曾經在《拜托了冰箱》中表示,自己不會有婆媳問題的困擾,就在于她對婆婆沒有不必要的期待,更不會把婆婆當媽,因為你所有的壞情緒都會對你媽展現,你會認為你媽給你做事是理所當然的,但婆婆不是,所以她從來不會使喚婆婆。
的確,婆婆的愛,最多只是愛屋及烏。
當你意識到這一點,就不會去糾結,要怎么做才能和婆婆相處得融洽?為什么婆婆明明說會把我當女兒,結果卻說一套做一套?
可這場“母女緣分”的地基本來就不牢靠,又何必拘泥?
婚姻中活得最累的女人,是自己和自己較勁,自己和自己擰巴。
總之,人生如尺,必須有度;感情如面,最忌越界。
婆媳之間不過是因緣際會,萍水相逢,不必強求親親熱熱,能做到敬而遠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