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薊州區長城大道上,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小門臉里掛滿了錦旗。是什么樣的榮譽換來這滿屋的錦旗。
這里是薊州區平安藍天救援隊的隊部。“有救援行動時,我們常從這里集結出發。”救援隊隊長劉小桐說。
1996年,17歲的劉小桐光榮入伍,成了某部裝甲師的一名戰士。當兵三年,劉小桐從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瘦弱青年,變成一組輕松做四五十個的體能標兵。他還學習了醫療知識,兼任團里急救員。服役期間他榮立1次三等功,3次受到團嘉獎,被評為優秀士兵,光榮入了黨。
退伍后劉小桐回到老家薊州區工作。2013年,劉小桐組建了薊州藍天救援隊,這是一個純粹的民間公益組織,2017年該救援隊注冊為薊州區平安藍天救援隊。
“每次救援面臨的困難不一樣,但水下救援總能讓人刻骨銘心。”劉小桐說,水下10米左右一片漆黑,即使盛夏,水下的溫度也只有3至4攝氏度,加上暗流、旋渦,被不明物體纏繞……水下救援對意志力是非常大的考驗。
2017年的秋天,劉小桐接到有兒童在池塘落水的求助。他到現場一看,水差不多4米深,非常渾且泛著腥味,水草很密。大致確定了查找范圍后,劉小桐二話沒說就跳了進去。水下看不見,他就用一只手撥開水草另一只手一點點在水底摸。“水草纏在身上的感覺就像蛇。”劉小桐說。40多分鐘過去,他終于將落水兒童打撈上岸。由于在水下停留過久,引起肺部水腫,劉小桐持續高燒,住院了一個多月。
隨著隊伍的發展壯大,劉小桐成立了快速反應組,大家24小時開機,車里常備救援物品,隨時準備出發。
2020年12月28日晚上7點多,劉小桐接到求助電話:一名老人在府君山爬山時走失。集結!劉小桐立刻在快速反應組發布召集通知。15分鐘后,一個20人的搜救隊伍在府君山下集合。他們與公安民警、區消防救援支隊會合后,制定了搜救方案。嚴寒籠罩著黝黑的山坳,氣溫降到零下十幾攝氏度。第二天凌晨4點多,他們終于在一塊大石旁找到了差點被凍僵的老人。
從最初的5名核心成員到目前80多名正式隊員,50名預備隊員和2000多名志愿者,救援隊成立以來,先后參與山體救援80余次、城市救援220余次、水域救援210余次、各類安全保障800余次。為了提高公眾安全意識,劉小桐和隊員們深入社區、學校宣講防溺水知識,培訓急救技能。
此外,他們還主動承擔起了區里大型活動的安全保障工作。2017年5月20日,在黃崖關長城國際馬拉松安全保障中,他們救助受傷運動員16名,從山頂往山下運送傷員4名,一名危重病人得到及時治療。
隊員寒冬臘月跳進水庫搜救落水者,在盤山里徹夜尋找離家出走的少年,救出掉入幾十米礦坑的兒童,疫情防控期間執勤和消殺……他們始終堅持義務援助,從不收取報酬。
長期高強度的救援,劉小桐漸漸身體也差了,一次連夜搜救后會好幾天緩不過勁兒來。即使如此,他也沒想過放棄,“我把救援當成一生的使命。幫助別人那種快樂,是其他東西換不來的。”感謝人民子弟兵在每一次危難的逆行。